《師傅》全本免費閱讀
#14、徒弟真可愛(4)
本來今天受了誇獎,準備美滋滋早睡,沒想到,臨睡前給自己接了份“新工作”。
熬到兩點,好不容易消下去的黑眼圈,再次嶄露頭角。
“早。師傅。”六點半,李重重準時站在門外打招呼。
“嗯。”鄒城向來是不輕不重地應一聲。
兩個人一塊走向電梯。
李重重這個呢,人慫心大,跟生人做事會過鬨,跟熟人就經常不會。
這會兒自認定跟師傅比較熟。
昨天還受到誇獎了呢。
於是一進電梯,等鄒城按完一樓,電梯門關上,剩兩個人單獨相處時,她勇猛出擊了:“師傅,你為什麼要當導演?”
旁敲側擊和打探是不會的,問,就隻會直球。
“你朋友讓你問的嗎?”
“好奇。”
“你好奇心真重。”
嘿嘿。李重重笑,把這句話當成誇獎。
鄒城這個人,李重重也琢磨出了一點,性格雖然冷漠,實則是隻談工作,不談私事,不要問跟演戲無關的問題。
比如采訪稿上問他私人情感問題的,基本回答“無可奉告”,但對於電影/演戲方麵就回答得很認真。
每次李重重以學生的態度問時,他都會回答。
“我有我的局限。”
“?”李重重不解,“師傅有什麼局限?”
“我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是占了年輕的便宜。”鄒城盯著電梯門細膩光麵自己模糊的倒影,“小孩子能演出成人的複雜,自然是要被稱讚的。”
李重重認真聽,心想,那也不違背“天才”兩個字啊,而且你還這麼刻苦。
“如果我想在影視行業深耕,就要突破舒適區。去兼容更接地氣,更不孤立,更普世的人。”
那又有什麼問題。李重重疑惑。
“我從沒想象過自己能真正演一個父親。”說這句話時,電梯門開,鄒城大步走出去。
最開始,李重重沒理解,這句話跟她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她慢了幾步,停下來思考。
師傅演的電影,出彩角色基本都是陰謀家、政治家、殺手、高智商天才、阿斯伯格病人等……也就是說,特殊人物,不是普羅大眾。想要繼續拓展,就得像他說的,去演更普世、更常見的東西。
比如男演員後期經常會演的一個角色——父親。
還有更深次的描摹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簡而言之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越好的電影,越好的角色,往往就是在豐富地描述這層關係的微妙和暗流湧動。
“人沒辦法演繹自己完全想象不出來的東西。”這是李重重爺爺的話。師傅依靠技巧升到一個非常高的層級,光在技術方麵他能淘汰99%的演員。
正如他之前所說,他能“模仿”。可“模仿”是不會讓人深入和精進的。
師傅“沒有想象過真正演父親”,意味著他並不是不能演,而是完全無法共鳴,以至於無法在腦海中模擬代入。
師傅到了他的瓶頸。
想清楚後,李重重小跑兩步追上去,按住鄒城剛拉開的車門,她問:“師傅,那你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嘗試呢?”
鄒城視線總是冷冷淡淡的,在地下車庫裡,更像一汪沉靜的湖水。
考慮到鄒城可能會把她這句話誤解為,她在鼓勵他“當一個父親”,李重重解釋:“我的意思是,要去體驗那些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情感。沒有親情可以體驗愛情,沒有愛情可以體驗友情,而友情最後有可能能變成親情的。就算沒有。人出生就有父母。就算爹不親娘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