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我願意(2 / 2)

“我就說嘛,咱不做傷天害理的事。”趙平安鬆了口氣。

驀然想起前世,狠則狠矣,卻沒殺過無辜的人。

但,她傷過穆遠嗎?

一念及此,心尖上驀然揪痛,但很快被她忽略過去。

“為了守護國土,無數大江將士戰死沙場。”穆遠的目光沉凝,“而今大戰在即,那些英靈是應該祭奠的。這是誓師,也是尊重,願英靈不遠,護佑我大江。”

國孝!

原來是這樣!

她看中的男人果然聰明哪,聽阿布說了定北侯府發生的事,她半天沒想到辦法,不愧是穆遠,這麼快就找到了應對之策。

況且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於國,於民,於即將奔赴殺場的將士,都是一種鼓勵。

在現代時總聽一句話:沒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那麼,祭奠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是起碼的感恩!

沒有人!沒有人應該忘記他們,忘記這一切,忘記自己能好好活著是彆人用生命換來的!

“你好好備戰,這件事我來做。”瞬間,趙平安的腦袋轉了好幾個彎,自告奮勇道。

“我本想上疏朝廷。”穆遠說出自己的打算。

趙平安連忙阻攔,“那他們又該扯皮了,儘管這事誰也說不出‘不’字,但難保有人生出其他心思,或者拖延又或者在執行上打折扣。哼,若論起背禮經義經,他們都是高手,到處找得到關鍵處。”

她又用力攥了下穆遠的手,“如今對我,對你,對大江國最有利的是民意,而不是那群虎狼囤於國門之外,還隻知黨爭的老家夥。”

好好利用輿論,是現代的文明常識。在古代,也就唐太宗他老人家那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可媲美了。

“好。”穆遠點點頭。

不知為什麼,心中完全沒有糾結或者擔憂。或者他明白:平安能做到!

趙平安就很高興,甚至收回雙手搓了搓。

隨即,又覺得自己太過了。

為什麼表現得這麼興奮?問題是,為什麼一說去攪局,去陷害人,她就這麼興奮。

這以後讓穆遠怎麼看待她?她僅存的一點美好形象也完了吧。

心裡這麼想,嘴裡卻說,“搞個全民請願,而且自願的祭奠活動。一來,不能讓為國捐軀的將士家屬們寒心,也以此告慰他們的英靈:百姓不會忘記。二來,百姓都有這麼高的覺悟,那些飽讀詩書的人沒去慚愧的撞牆就很無恥了,還好意思使絆子?三來嘛,如果能自發一年內禁婚喪嫁娶,也不強迫,我卻要看看那些大人物們有沒有這個臉。”

…………66有話要說…………

我覺得,我寫得還甜吧?

大家感覺如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