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一丘之貉(1 / 2)

看看人家的嫂子,好歹落到些好處。

獨她,成了個跑腿兒的。

攤上這麼個小姑子,她當人嫂子都矮人一截。

“她從小就古古怪怪,要我說就得嚴加管教。偏先帝寵著她,搞得她這麼沒規矩,還無法無天的。”葉貴妃提起趙平安就來氣,“切,她有什麼本事,不過一個藥方子,還抖起來了。”

“她抖不抖的,臣妾也不知道。但是聽說……”包氏沉吟了下,賣了個關子。

看葉貴妃著緊的欠了欠身子,顯然特彆看重,這才繼續說,“她最近不隻對醫術興趣深厚,還經常跑翰林院的醫官院,沒事就和學子,先生們交流治病救人的經驗。聽說,她對醫道本身倒還好,就是對藥材可是上心。”

“誰管她愛什麼?”葉貴妃很不耐煩,又想到一種可能,眼睛一亮,下意識地又坐了起來,仿佛看透了什麼秘密一般,“我記得,楊明的外甥就在醫官院裡頭學醫?”

楊明,計省的三司使,主管鹽鐵、度支、戶部,說白了,就是大江國的總會計師,財神爺,人稱計相。

基於先帝喜歡提拔年輕人的習慣,楊大人的年紀也不大,才四十歲上下。雖然管著國家的錢糧,捏著大江的錢袋子,但為人低調,沉靜內斂,沒聽說參與過黨爭,倒是很中立,或者說是很漠然的一個人。除了自己管下的那攤子事,其他完全不理會。

官場官場,當官也是有圈子的。在大江國,更是有嚴重黨爭。做官做成計相這樣,也是前無古人,後不知有沒有來著。不過所有人都不敢忽視他,畢竟他掌握著經濟命脈呢。

如果問趙平安,她會想起前世的楊大人到最後也沒有站隊。不過在權利鬥爭的最激烈時刻,他被葉家誣陷,罷官免職,流放瓊州。最後趙平安慘勝,再找他出任計相,他卻無論如何不肯出山了,大約被權利鬥爭搞得心灰意冷了吧。

所以這世,若問趙平安的態度,那一定是想保住楊大人的。因為在經濟建設方麵,楊明絕對是個人才。後來十四哥兒趙昊登位,再指任的計相都沒有楊明的本事。

這個時候,葉家當然也想拉攏楊明的。不過也知道他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很難爭取到自己的陣營裡來。那麼,至少也不能讓他倒向趙平安那邊去。

現在聽說趙平安經常跑翰林醫官院,楊明的外甥又在那裡學習,葉貴妃簡直高興得要發抖了,隻覺得這一回老天爺又是向著她的。但沒有小葉妃那個攪事精,她的籌謀肯定能成!

葉貴妃越想越開心,又把計劃對包氏略講了講。

包氏回家後,像複讀機似的對葉良辰的兒子,葉貴妃的哥哥,她的相公葉路再原原本本地複述了一遍。

果然他們是一丘之貉,不對,是兄妹同心,一聽這事,葉路就興奮得差點跳起來。

“我就知道妹妹是個有福的,想瞌睡,老天爺就遞枕頭。”葉路大笑,“本來隻想把趙平安的氣勢壓下去,哪想到還能順帶著讓她往死裡得罪了楊明,真是一石二鳥之計,哈哈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