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帝老兒就給那麼點錢,誰愛加班誰加去!(1 / 2)

永樂六年春。

隨著空氣中的溫度漸漸升高,應天府的南郊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景象,樹枝上新生的的綠葉,嫩芽裡蘊含的生命力,還有鳥兒歡快的歌聲,無不讓人感受到勃勃的生機。

此時距離那場恐怖的靖難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年了。

這六年來,建文一朝的忠臣義士已經徹底的銷聲匿跡,《太祖實錄》也被永樂帝一改再改,那些靖難的功臣們是老的老,死的死,寧王朱權也已經在南昌紮下了根,雞鳴寺裡麵的那個穿著黑衣的老和尚也已經開始開壇講經了。

那段昏暗的歲月,徹底的成為了曆史。

應天府,江寧縣。

晚日已照城郭,可這大街小道上卻依然是熙熙攘攘,從商鋪裡、從小攤上傳來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此時在貫通南北城門的大街上,一個身形魁梧,胡須黑白摻雜的老者背著手走在大街上。

這老者身穿一身深褐色的麻衣,眉頭緊鎖,時不時地抬頭看一眼兩邊的商鋪,但是眼中的神色卻是更加的複雜。

但是饒是如此,也難以掩蓋他身上的那一股霸氣!

當然,如果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那不是霸氣,那是王者之氣!

在這老頭身後,跟著一個同樣身穿布衣的小孩子。

這小孩子大概也就八九歲的樣子,長相和那老頭有著八九分相似,顯然是那老頭的孫子。

這孩子並沒有像街上其他這麼大小的小孩一樣牽著爺爺的手,而是學著他爺爺的樣子背著手,抬著頭,左瞧瞧,右看看,頗為神氣!

突然,那孩子對著前麵的老頭喊了一聲,“爺爺,爺爺,你快看,那縣衙為什麼這麼早就放衙了呀?”

那老頭聞言回頭瞧了一眼。

那衙門口圍滿了人,但是縣衙的大門上已經掛了一個木牌子,上寫“放衙”兩個大字。

那老頭隻是瞧了一眼,隨後就繼續往前走去,同時漫不經心地道,“可能是那家的人有什麼事吧!”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停下了腳步,同時扭頭向後看去。

在他身後,那小孩子哦了一聲,也沒有多問,但是走著走著,突然發現前麵那寬闊的脊背不動了,他來不及躲閃,直接撞了上去。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