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原家的親戚被帶去提刑按察司走了一遭,嚇破了膽,至少近期不敢再來糾纏原葭和原若了。
但隻要原葭和原若還在襄平府城,就很難逃脫這群煩人的蒼蠅,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會不斷打著各種“親人”的名號來找事情。
秋華年一家馬上就要去京城了,鞭長莫及,管不到襄平府發生的事情。
秋華年想了一下,請原葭過來說話。
“原小姐今後有什麼打算?”
原葭已經重新堅強起來,對秋華年說道,“我手裡有父母留下的銀子,自己這幾年也攢了一些,足夠把若兒養大了。襄平府太容易被那些人找到了,我想帶著若兒走遠一些,去彆的地方生活。”
“原小姐有定好去處嗎?”
原葭臉上閃過一抹苦澀,“隨風浮萍,漂到哪裡便算是哪裡吧。”
秋華年點了點頭,發出邀請,“不如跟我們一起去京城?”
“嗯?”原葭一時沒反應過來。
秋華年解釋,“我在京城要開設新的秋記六陳鋪子,要在莊子上試種各種作物,可能還會增加一些其他產業,這些都需要信得過的人幫忙。”
“原小姐天資聰穎、識文斷字,還擅長算學,且與我們家早有交情,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既然原小姐沒想好要去哪裡,不如就跟著我去京城幫忙吧。原若年紀還小,你一個年輕姑娘帶一個小孩子獨自在外,也不安全。”
這確實是個好去處,原葭相信秋華年的人品,也自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勝任秋華年說的工作。
她臉上閃過一抹喜色,如釋重負地說,“多謝鄉君給我們姐弟容身之處。”
秋華年笑道,“彆客氣,是你自己本事大。”
收獲一位優秀的員工,秋華年心情很不錯。
“你們這些天先住下,有什麼沒收拾完的東西、想拜訪什麼親友都可以去,保險起見讓金三跟著,等我們從杜家村回來,就一起出發去京城。”
這次回鄉探親,吏部隻批了一個月的探親假,花在路上就要將近二十多天,秋華年不敢多耽擱,第二日就叫人安排好馬車回杜家村。
孟圓菱前些日子和從清風書院請假的雲成回過一趟家,這次就不回去了。再過一個月雲成就要考院試了,耽擱不得。
依舊是三輛車,一輛秋華年和杜雲瑟乘坐,一輛九九和春生乘坐,還有一輛放行李以及給不趕車的下人們坐。
馬車都是加寬加厚裡麵粘了軟墊的,拉車的駑馬也換了上等的,速度能快個三四分,除了一家人吃住的行李,秋華年還帶了許多從京城買的土儀,回村後送給熟人們。
這次回杜家村,狀元郎祭祖是第一任務,除此之外,秋華年也想與許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們聊聊天,看看族學辦得怎麼樣了。
他可是每個月都給廖蒼批經費送書呢,錢拿了成果可不能馬虎!
馬車駛
離襄平府城(),?顛厐?屧?內???()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一路上引發了無數人的關注,想低調都很難,因為送他們到襄平府城後暫住在城外軍營裡的京兵們這次也會跟著他們回村,直到把他們平安護送回京,這隊京兵的任務才算結束。
從襄平府城到杜家村的路,秋華年已經走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覺。
馬車舒適了,心態平和了,手裡錢也多了,原本覺得漫長難走的路便不再熬人,秋華年每天靠在柔軟的坐墊裡聽杜雲瑟念一念書,聊一會兒天,再小憩打盹一番,兩三日的路程很快就過去了。
出發的第三日清晨,他們已經來到了漳縣縣城外。
見時間還早,秋華年說,“咱們進城休整一番再回村吧,正好瞧瞧縣城的變化,順路看一下孟二哥。”
孟武棟這大半年一直在縣城裡和沈賽一起開他們的食肆,孟家二老本就是心軟的人,見二兒子如此堅持,沈賽姑娘又勤勞能乾,性子好人也孝順,態度已經有所鬆動。
秋華年聽孟圓菱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冬天前,孟武棟和沈賽應該就可以完婚了。
進城門之前,護送他們的京兵的隊長來問要不要擺出儀仗。
秋華年對杜雲瑟笑道,“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狀元郎過去想象過帶著儀仗歸鄉的情景嗎?”
杜雲瑟臉上浮起淡淡的笑意,看著車簾外已經覺得有些低矮的漳縣城門。
第一次見這座城門,它是那樣的高大,十歲的杜雲瑟被父親杜寶言牽著手從騾車上下來,在城門外排隊等待驗明身份。他們要從縣城雇車去府城考府試,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舉動如天方夜譚,隻有父親相信自己的兒子絕無虛言。
如今的杜雲瑟走過大江南北,見識過無數天然或人工的雄偉景致,曾在皇城唱名,禦街打馬,一個東北小縣的縣城大門,在他眼中已經稱得上低矮。
而他的父親,那個沉默寡言的漢子,在牽著他的手一枚一枚數出三百文錢雇車時,有沒有想到過讓自己無比驕傲的長子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呢?
“把全套儀仗擺出來,奏樂進城吧。”杜雲瑟開口。
京兵的隊長領命離去,車簾落下之際,秋華年悄悄湊過去,在杜雲瑟臉頰上落下一吻。
杜雲瑟回頭親上他的嘴唇,咬了一下,把人摟得更緊了一些。
一番準備後,莊嚴肅穆的鑼鼓聲響了起來,一對京兵舉著“狀元及第”“欽點翰林”的大紅木牌來到車隊前方,更前麵還有一人鳴鑼開道,俱是高頭大馬,好不氣派。
守城的兵卒們提前得到過消息,知道近些日子,他們漳縣出的狀元郎會回鄉探親,立即把拒馬撤下,將城門大開,恭迎狀元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