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不問少年的同意,教習他青衣的唱腔。
青衣多為女性扮演,陳憶安從來也不管少年的意願,隻管訓練他,學不會就用鞭子藤條打,甚至不允許他變聲後用男性化的聲音說話。
明明是少兒朗,偏偏做嬌娥養。
此後,少年除了需要開嗓唱戲,平日裡根本不會開口說話。
他似乎活在他自己的世界。
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還未成年的人幾乎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甚至人們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喜愛戲曲的人隻知道有一個音腔圓潤,唱功細膩的青衣名伶。
聽戲的人也都以“青衣”稱呼他,少年也不在意,從不爭辯解釋。
也或許……他一直在蟄伏。
後來,洛元槐看中了他。
要買下來少年教原主戲曲。
也正是因為陳憶安的貪財,才致使洛元槐並沒有費太大力氣,就將一位紅極一時的青衣名伶買到了洛家。
之後的生活,小少年過得依舊不如意。
洛元槐看不起這種戲子。
骨子裡的清高,和不得不請他過來教自己的女兒,兩種互相矛盾的心裡在他心裡雜糅。
洛元槐對小少年時常諷刺,說話也是夾槍帶棒的。
心裡雖然很是不喜,但該給的生活費用並不會少。
少年的生活稍微有了一些改善。
這中間原主循規蹈矩的接受著少年帶來的知識,除了必要的交流,並不會講話。
這也導致,兩人認識將近一年,原主對少年除教習以外的生活並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