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多是穿粗布麻衣。
劉淩身上這套棉布衣裳,足花了他六百多文錢。
而錢佳寧和吳招娣身上的麻衣,大概也就一百來文,若是自己做的話,隻算布的價錢,也就幾十文的樣子。
剛才黃文生給劉淩報價是每一匹布三百文錢,這個價格可以說是相當低了。
劉淩估摸著他是打算找個門路,先打破吳祥的壟斷再說,至於掙不掙錢倒在其次。
摸透了對方的心理之後,劉淩微微點頭,然後隨口問道:“我要的量可是很大的,你這作坊,一個月最多能產出多少匹布來?”
黃文生掐指算了算,然後堅定的說道:“若是定金足夠的話,我這作坊一個月能產出三百匹布來!”
這作坊並不算小,做工的有二三十人的樣子。
劉淩聽到這話之後,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來到了一架紡車前站定。
操控紡車的是一個中年女人,此時的她,正轉著紡車籠子,纏著一根麻線,而在她麵前,則是一團亞麻所加工成的麻絲。
麻絲經過纏繞,變成了一條細細的麻線纏繞到了紡車之上,等纏滿之後,再將麻線轉到織布機上,進行織布。
而織布的過程也十分簡單。
先將一定數量的麻線排成一排,並間隔著分成上下兩排,此為經線,代表著麻布的寬度。
然後再由一根梭子從中來回穿梭緯線,每穿梭一次,經線的上下兩排便會交叉一次,將緯線固定在原地。
如此周而複始,一匹結實的麻布便製成了。
劉淩雖沒見過吳家的作坊是怎麼製作麻布的,但料想他們應該也是用相同的方法。
這種製作方法最大受限的便是麻線的製作,因為織布的時候往往需要幾十乃至上百根麻線。
而織布需要的人手是一個,紡紗所需要的人手也是一個,如此大的差距自然是大大的製約了織布機速度。
而眼前這作坊之中,雖然有二三十人,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在紡紗,隻有兩三台織布機在運作。
就在劉淩參觀之時,幾個中年婦女抱著幾個籮筐走了過來。
見到來人,黃文生生怕打擾到了他,於是連忙揮手說道:“把東西放哪就行了!”
幾個婦女也不多言,將籮筐放在了地上便轉身離去,劉淩遠遠看了一眼,隻見,那是幾籮筐的木質紡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