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可知他年歲幾何,那裡人士?”
為了防止作弊,所有考卷的名字都是被糊上的,隻有真正評比完成才會揭開。
如今既然楊繼盛已經點頭了,那程敏自然便將考卷上的紙封拆開。
上麵自然是寫著劉淩的籍貫、年齡、以及一些個人信息。
當看到劉淩今年隻是十八歲的時候,二人更是驚訝。
半晌之後,楊繼盛才說道:“想不到一個小小的魏縣,竟出得如此人才。”
而程敏則更為敏感,他盯著劉淩的名字思索片刻之後,突然道:“劉家村……劉淩……”
“此人,莫不是前些時日活捉範老五,發動魏縣鄉紳勞軍,並獲得朝廷冊封爵位的那個劉淩吧!”
此話一出,楊繼盛也才反應過來,就在不久前,朝廷特使還帶著聖旨來了這裡一趟,冊封了一個子爵。
在大周冊封子爵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所以主管冀州全部政事的楊繼盛也並未太過在意。
可如今看來這個被冊封的子爵,似乎並不簡單啊!
楊繼盛又攤開了卷子細細查看,良久之後,他不由得歎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此人不止有雄才大略,而且計謀也十分了得。”
“那範老五在大行山為禍多年,當年劉文成公也是遭他毒手,如今卻被此人生擒活捉!”
又看了一遍卷子之後,楊繼盛的目光看向了程敏,隨後他沉聲道:“不久我便會回京述職,這卷子我便帶回京城,讓吾師庭益公查看一番。”
“至於這個劉淩,我想他明年春天必定會參加鄉試考取舉人功名。”
“你切記,無論他文章如何錦繡,都不得讓他中舉!”
程敏一聽頓時大驚,他忙問道:“啊!這是為何?”
楊繼盛並沒有解釋,而是道:“按我說的做便是。”
說罷,這位巡撫便急匆匆的離去了。
程敏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巡撫大人的話他又不得不聽,於是也隻能默默的回到學政衙門將劉淩定為保州府第一名的事情交代了下去。
至於明年不讓他中舉的事情,他也暗自記在了心中。
另一邊,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榆樹村和苦水井的村民們最終決定,集體搬到劉家村去居住。
在他們看來,劉淩這個人是值得信任的。
劉淩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當即召集了全村所有人開啟了動員大會。
主要說的話就是兩點。
第一,榆樹村和苦水井的人搬來之後,所有劉家村的村民們,不得仗著自己是本地人進行尋釁欺辱。
而且今後他也打算給田德祿打個報告,直接將劉家村這個村級單位,改成鎮子。
至於鎮子的名稱目前還未想好。
說這一點就是讓劉家村的人放平心態,不要對榆樹村和苦水井的人抱有偏見,今後大家便是一家人,互相平等。
這也是建立一個大集體最基本的條件,若是集體建立之初,便有高低貴賤之分,那這個集體最終也隻會變成一個畸形的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