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官員坐鎮東教場,督辦京軍招募事宜,依次造冊,錄入軍籍。
與原京軍軍籍黃冊不同,招募軍士的軍籍冊采取的是紅封麵,又名紅籍。
區彆在於,黃冊不允許脫籍,乾不動了兒子接班,沒親生兒子找侄子、外甥接班,是誰生的不管,哪一門子親戚不管,反正找不到人接班不準退。
妥妥的鐵飯碗,什麼煙三代、銀行家三代,簡直弱爆了,大明玩的是十八代傳承……
紅籍允許軍士脫籍,不想乾了,或者被踢出軍營了,不需要勾補子孫,拎包走人就行。
允許脫籍、高糧餉。
募兵告示就這兩點出彩的地方,恰恰就是這兩點,吸引了不少百姓,尤其是京畿之外,生活困頓的百姓,想要加入京軍的人絡繹不絕。
短短三日,東教場便接收了一萬兩千餘新兵。
新兵每滿三千,京軍便會抽調兩千老兵,兩者結合組成一個新軍陣,以老帶新投入訓練。
許多新兵昨天剛入軍營,第二天已開始揮刀了,連個適應與熟悉時間都沒有。
沒辦法,皇帝說了,訓練當爭朝夕!
適應?
訓練與戰鬥力就是最大的適應!
西教場。
一個個方陣裡,軍士正揮汗如雨,進行著訓練。
朱厚照止住腳步,對身後的張懋、顧仕隆問道:“現如今十二團營有多少軍士了?”
張懋恭謹地回道:“陛下,經過治理占役軍士問題,有八千餘軍士返回十二團營,經遴選考核之後,留下五千餘。清理老弱之後,憑其子孫意願,並經考核,增兵一萬二兩餘。新招募軍士優先補充十二團營,在冊一萬兩千餘,如此算下來,十二團營已近九萬。”
朱厚照眉頭微皺:“不到九萬嗎?”
十二團營滿額十四萬,這整頓來整頓去,又加了招募的,依舊差不少。
張懋連忙說:“陛下,招募時日尚短,臣以為,再過月餘,十二團營軍士可滿額。”
朱厚照想了想,微微搖頭:“十二團營滿額改為十萬,八千軍士一營,其他四千軍士,納入糾察隊。顧仕隆,在整頓京官之後,糾察隊主抓軍紀軍訓、軍容軍威、軍法軍令諸事。”
張懋、顧仕隆領命。
走入下一個訓練場,朱厚照見軍士正在練習射箭,饒有興趣地觀看起來,見一名軍士竟六發六中,不由眼前一亮,問道:“那人是誰?”
張懋命軍士喊來督訓的將官。
朱厚照見是廣寧伯劉佶親自督訓,感歎道:“朕有廣寧伯這等忠勉為國之將,何愁京軍不振!”
劉佶恭謹地行禮。
朱厚照寒暄幾句,笑道:“方才那軍士是誰?”
劉佶肅然道:“奮武營的軍士,名為姚鼎,箭術高超。”
朱厚照滿意地點了點頭,走向射箭場,周圍軍士見狀,紛紛行禮。
“朕說過,訓練時無需行禮。”朱厚照示意眾人各自訓練,然後走至姚鼎麵前,抬手道:“將你的弓給朕看看。”
姚鼎遞上弓,緊張地說:“陛下,這弓是一石弓……”
嗡!
朱厚照隨手拉了拉弓弦,從姚鼎箭囊中取出一支箭,轉身站穩身姿,凝眸看向百步外箭靶。
拉弓。
聽風,聽呼吸。
手指鬆開。
弓弦顫,強大的力道推動箭飛射出去。
寒芒一點閃爍而過。
嘭!
正中靶心。
“好!”
張懋、顧仕隆與一乾軍士忍不住叫好。
朱厚照再取一箭,麵容冷峻。
咻!
二箭飛。
三箭已上弦。
當第二箭在靶上搖晃著箭羽時,第三支箭已然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