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偉的話讓其餘四人都是一愣。
何偉清也不禁沉思起來,這個做法他覺得有些熟悉的味道,好像是??
想著想著何偉清就有些發怔,卻沒有立刻反對,而是思考起東方偉的用意。
不光是他,其他人也在思考。
考慮片刻,何偉清發現這沒做也不是沒有道理,每個王朝新生好像都會或輕或重的對思想進行一次統一認知,要麼像強漢一樣罷黜百家,要麼像弱宋一樣和當權階層達成一致,或是以文字獄進行高壓。
朱元璋更狠,他用的方法說不明白,結果卻是完全壓製住了各個階層,讓國家以他的意誌運轉。
這麼做雖然不能改變那些不同的思想,但能將他們壓製住,讓政權對國家的控製力度得到提升,不僅能安全度過不穩定的王朝初期,還能讓各項政策毫無阻撓的實行。
東方偉估計也是這個想法,畢竟現在的人口基數要遠高於過去,知識分子的數量更加龐大,又處於世界思想高度爆發時期,不知道有多少知識分子,各界人士向往著外麵的秩序,想讓新生的政權變成他們想那種秩序。
怪不得他前世那個世界,會把知識分子的地位壓到那麼低,還會吹起那一陣風呢!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隻是後麵有上層政治博弈,導致失了控。也可能是有不甘的人進行反擊,挑起和推動某一位的野心。
畢竟屠刀落下,哪有坐以待斃的人呢!
不過,那一陣爆風雖然給前世的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吹過之後,政權的掌控力度卻是空前絕後,除了保守與開放的分歧,各界人士再也沒了不同的聲音。
所以何偉清沒有反對東方偉的話,放眼全局來看,這個方針有必要實行,而且以他如今的位置,完全能夠拉住刹車,掌控好力度。
隻要他不和東方偉意見相左,大的動亂就發生不起來。
想到這裡何偉清心裡有些哀歎,隨後又變得如鐵搬堅定,想要快速發展還要保持穩定,陣痛就免不了。
他也想一步走向開放,可那不可能啊!不說國內的因素,也不說國際局勢與政治因素,就連現在的世界經濟因素都不可能。
就算單純的走代加工道路都不可能。
就現在的生產力與人均收入而言,哪怕西方世界各種工業也進入了飽和,不知道多少白人都沒有工作,他們自己還得想辦法擴大內需,規避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哪會有餘力來投資辦廠啊!
傾銷商品還差不多。
所以何偉清很無奈,身為一個穿越者的無奈,明明腦中有很多發展想法,卻因為國情與局勢,全都實行不了。
隻能遵循前世的發展足跡,一步步前行啊!
這時柳齊欲言又止的說道:“會不會太強硬了點,要知道這樣做,社會有可能出現恐慌和動亂。”
聽到他的話,周賢與諸高賢沉默不語的拿筆敲著桌子。
東方偉淡淡看了他一眼,並沒有回答。
何偉清一看大家沉默,連忙道:“這事還早呢!我們走一步看一步吧!說不定到時候所有兄弟姐妹的思想走到了一起,那不是就不用這麼做了嗎?”
“現在不考慮這事,還是先說說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