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走到哪鬨到哪(1 / 2)

思慮良久以後,蘇複直接一拍腦袋,自語道:“我真是蠢了,皇帝不給,難道蕭立淵就不能送自己去國子監?既然是注定的事,啟明皇帝自然是更願意用來彰顯自己對蕭家的‘看重’了。”

第二天蘇複早早的就起來,丞相府距離國子監並不算遠,但是因為自己被莫名的缺勤四次,蘇複也不敢學著卡點,畢竟國子監裡麵的先生基本都是老古董,他們能力或者不突出,但是學識和固執幾乎是出了名的,就連啟明皇帝都不想去碰這個馬蜂窩。

國子監生上課的地方為國學院,在國子監的南側,一路問著人來到國學院的門口,隻見上麵書寫著“國學院”三個飄逸的大字,兩扇朱紅色漆門全開,往裡望去便能見到一方形石池在不斷地往外冒著清水,順著四周的小溝渠往外流走,發出潺潺流水的聲音。

一步踏入,微風將兩側墨竹的清香送入鼻腔,正對著的青衣學堂這是蘇複此行的目的地,左右兩邊的兩個院子分彆為白衣學社和藍衣學府。

青衣學堂裡多為勳貴高官子弟,白衣學社則為平民之子,在鄉有德名或者對官府有重大貢獻的普通人家會有機會推薦後輩子孫入讀,藍衣學府則大大不同,裡麵是單純研究學問的地方,那裡的學子基本都是大周或者潘屬小國名氣出眾的青年才俊,他們來國子監並不是為了走捷徑當官,而是一心深研自己的學問。

走進青衣學堂裡窗明幾淨的書屋,想象中的鬨騰聲並沒有傳出來,反而是朗朗的讀書聲不斷的充入耳腔,顯然這群勳貴子弟也並不敢在這國子監裡多鬨騰,維持著一個學生應有的本分。

蘇複一進來便吸引了多數心不在焉的人的注意,見他徑直走向放有他名牌的書桌時,那些注意著他的人表情更是豐富了許多。

蘇複出現這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勳貴高官子弟的耳朵裡,他的名字就沒有停止響起過,先是膽大到文德殿內毆打三皇子,然後又是交易會坑人錢財,最近更是把鎮西將軍府直接弄得一蹶不振,一個邊防大將被他弄得隻能在京城養老,而他自己則是毫發無傷,甚至還落得個一身美名。

隨手拿起書桌上的書籍,打開書裝裝樣子也跟著讀了起來,很顯然沒有經過大周文學體係係統的教育,蘇複連讀起來都有點困難,這就更加堅定了他在國子監摸魚的念頭。

很快近半炷香的時間過去,整個書屋裡麵三十多人沒有一個來主動找蘇複搭話,多數人用或者鄙夷或者敬佩的眼神不住的看向他。

門本是敞開著的,但是一瞬,那照射進來的光亮便被一高大的身影擋住,眼前一暗,蘇複抬起頭向門口看去,就見一黝黑著臉,身形幾乎與楊襲虎無二的白須老者走了進來。

這老者一進門就朝著蘇複看去,眉頭先是一皺,但見到他桌上書敞開著又是神情一緩,徑直走到蘇複桌前,指了指他打開書側上的一行字道:“‘智者不勤則晦,愚者知勤則明’,此話何解。”

這話蘇複還是能知道其意思的,於是起身行了一禮回答道:“聰明的人如果懶惰,那他的才智就會慢慢消散,而天資普通的人隻要能勤學好問,那他也會逐漸變得聰慧起來。”

蘇複並不想用財權去解釋晦和明這兩個字,那是上一世物質橫流下形成的社會價值觀,在大周這個德行重於一切的社會,他要是單純地以錢和權去解釋先賢的文章,那他估計第一天上課就得被趕回蕭府。

白須老者無悲無喜:“那你為何缺勤四天呢?”

蘇複也不解釋是因為沒人通知他,隻是如實道:“學生之前出了點事,被關緝拿司牢獄裡麵,雖心係學問,然國法之大,不容我有驕縱之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