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去?”
“是的!”侍從保持著謙卑的笑容,一大早起床,好似對他的精神狀態沒有絲毫影響。
“行吧,你稍微等我會,我收拾好後就與你一同前去。”
……
以蘇複在這次春闈的身份來說,他並不需要去文廟這麼莊嚴的地方祈福,雖然他做的事挺多,但是從職責上來說,他依舊隻能算是一“雜役”,文廟非文身不入,他一無功名,而不具其責,蕭立淵叫他過去,其實也是需要承受一定壓力的。
半炷香後,蘇複穿戴整齊的走了出來,與侍從點頭示意以後,在去文廟的路上,他終於見到了除車嗣和烏文卓以外的其他人,不過這些人多數相熟的情況下,卻並沒有開口打招呼,而是神情嚴肅莊穆往前走著,沒多久,蘇複便看見了一在夜色中燈火通明的巨大建築,門前聖人們的雕像屹立,雖是石頭人,卻給人一高山仰止之感,那石雕的眼神,更是給蘇複一真人凝視的緊張感。
所有人都被侍從帶到了既定的位置站好,而蘇複得以被送到最前頭,蕭立淵的身旁,本就緊張的他被身後那數十雙目光看著,更是渾身不對勁了。
“爺爺,我怎麼也要來?”
蕭立淵神情嚴肅,瞪了一眼蘇複,示意他保持敬重,但還是輕聲開口接受:“你選定考題,參與出題,如果把你落下,幾位聖人估計也會責怪我們後輩子孫不知其禮吧。”
蕭立淵說到最後,蘇複已然明白,不管真假,他就應該來這文廟參與祈福,至於為什麼能站在這前頭,蘇複心想,哪怕是啟明皇帝來問,也是問不出緣由的。
寅時過半,一抹天光乍現,文廟裡立馬鐘聲響起,伴隨著木門的嘎吱聲,文廟的門被打開,裡麵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時辰已到,聖人之廟開中門,納八方才氣,於今日始,延續九日,賀大周朝文風鼎盛,集四海英才而安天下。”
“各位考官,請入文廟祈福。”
……
蕭立淵一馬當先,帶領眾人走到文廟的主殿內,案板之上,最前方擺放著一青銅色的燭台,隨後則是一金黃色的香爐,不過此時這兩者內都是空空如也,並無香火在燃燒。
蘇複一大早就被叫起,在外麵乾站這麼長時間,此時早已饑腸轆轆,看著祭台上中間擺著的一個大牛頭,蘇複有點嫌棄地移開目光,看向左邊的羊頭,最後還是將目光看向右邊的豬頭,那白嫩嫩的模樣才是他的所愛,至於那還瞪著眼珠子的牛羊,他還是喜歡它們安息的樣子。
鼓聲在蘇複的幻想中慢慢在主殿內回蕩開來,蕭立淵上前三步,結果文廟主持手裡的香燭,轉過身大聲道:“文江學海思濟航,以書生而作萬裡長城。況乎以天下之廣,四海之大,一介書生欲以尺寸之航濟之,其誌可嘉,其遇可憫,我等身為春闈考官,應持身秉正,不負國望,不負後來者之信任,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方為我等準則。”
“遵主考官令,承聖人之盼,擔國家之責,開後來者之路,我等必將保持公正嚴明之心,以全春闈之試!”
……
在場眾人,除了蘇複之外,皆是異口同聲,道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