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複差點都忘記了,他要開個火鍋店的事,之前在暖棚裡是試種,多數被留下來做了種子,隻有少部分實在耐不住他這乏味的嘴,做了火鍋底料與辣椒油,等今年再種一季,加上蕭立淵推廣,辣椒這東西相信不久後就能傳遍大周疆域了。
吃到最後,桌上四個人就隻有蘇複還在不停地吃著,期間加了一次炭火,兩次高湯,寧遠甚至還補了部分菜,最後形成了一個局麵,大周最有權勢的三個人,看著蘇複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最後還是寧遠看不下去,趁著上菜的機會,給蘇複悄悄來了下。
蘇複倒吸一口涼氣,舔了舔變得豐滿許多的嘴唇,和對麵的啟明皇帝開口道:“陛下,您要有事可以直接說的。”
老這麼僵持著也不是事,人一皇帝,能安靜的看著自己吃那麼久的火鍋已經算耐心十足了,要再擺譜下去,最後賬還是得記自己頭上。
啟明皇帝心裡的賬單戛然而止,似笑非笑地看向蘇複:“沒事,朕看你吃得挺香的,你可以再吃點,朕不急。”
如果不是蕭立淵坐在一旁,一直沒給他信號,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吊著啟明皇帝呀。
“飽了,飽了,陛下這裡的食材尤其新鮮呢,不知不覺就吃多了。”
儒親王在蘇複出現後,自始至終都沒開口說過話,他今天坐到這,不過就是當個見證罷了,對比什麼銀行,他對蘇複的興趣反而要更大一些,於是帶著笑意開口:“蘇縣伯若是喜歡,本王讓下人每日送些新鮮的食材過去如何?”
“那便多謝儒親王了。”蘇複似乎怕儒親王反悔,連忙打蛇上棍,絲毫沒有推辭。
蘇複的直白讓儒親王愣了下,他也就是口頭說說,他送禮,還沒有遇到過不推辭禮讓的人。
“儒親王?”蘇複提醒。
回過神來的儒親王啞然一笑,一點吃的東西而已,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
“可以,隻要到時候蘇縣伯不把我人給打出蕭府就行。”
蘇複知道儒親王是拿當初自己打三皇子的事說事,他也不接話,隻是笑道:“那過幾天,我也差人送點火鍋料到儒親王府去。”
“蘇複,關於‘紙幣’的事,朕有些許不明,為何要嚴格把控紙幣的印發?甚至將其濫發視為亡國之患?”
紙幣在蘇複的提議中已經算是屬於比較後期的設想了,紙幣的確很方便,但是其推行,防偽和監管的難度卻要較金屬貨幣難上許多,先易後難才是蘇複對大周金融改革的設想,他不明白,蕭立淵為何要把這事與啟明皇帝說。
“陛下,單純的建立國家銀行,我們要動錢去乾什麼事,這都是真金白銀的,你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哪怕出了些問題,以大周的實力,也能迅速將其查漏補缺,但是紙幣不然,紙幣不受限製,一旦泛濫,先不談朝廷的公信力在百姓中會降到什麼地步,單一個貧富差距,就能讓百姓與朝廷割裂,窮者愈窮,富者愈富,階級割裂,朝廷喪失公信力的情況下,有心人振臂一呼,那亡國之患還遠嗎?”
自從有商業行為以來,固物貨幣就是市場價格的穩定器,哪怕是災荒年,食物漲價也有其限度,這是千年來,所有人形成的共識,但紙幣不然,不過是在上麵加零的行為而已,隻要掌權者黑心一點,他們完全能憑借這一張無用的紙張,搜刮儘本國的財富,用一句話來說,金屬貨幣花的是現在的錢,但紙幣卻能隨意花到未來的錢。
銀行用來乾什麼,啟明皇帝當然清楚,他更清楚的一點還有世家大族們的“精明”,如果建立銀行,這些世家大族還能搖旗呐喊,那推行紙幣,這些世家大族肯定會瘋狂囤積金屬貨幣,借著國勢,來掠奪普通百姓的財產。
“那何時才能推行紙幣?”
蘇複歎了一口氣,但還是回道:“當銀行深入人心,當舉世皆同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