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皇帝拉開側門,午間的陽光頃刻間將其籠罩,此刻他又是那萬千榮耀於一身的“天皇帝”!
“處理乾淨,然後差人給皇後送點藥,沒我命令,皇後不得擅出坤寧宮。”
寧遠俯身,將啟明皇帝送上象輅,然後轉身走進這小小的休息室中,不一會兒,寧遠走出,對在一旁候著的馮和道:“這裡麵幾人,查一查他們是否有家人,給些撫恤,然後找個地方厚葬。”
“是,大總管。”
……
托了蕭立淵的光,蘇複又一次的坐上了主桌,不過這次卻不同於元日春宴,滿滿當當的麟德殿內,竟然聽不到什麼說話聲,所有人不是偷偷瞧著蕭立淵,就是在神遊天外,原本好好的萬國朝貢,正是列國使節與大周文武們相談甚歡,互相打探消息的時機,此刻竟然像是進太廟一般,莊嚴肅穆!
……
“陛下駕到!”太監的嗓音彙在一起,傳入所有人的耳朵,就當那些藩國使節麵露好奇,等著看君臣鬥的時候,啟明皇帝卻滿臉春風的走了進來,不住地對著那些藩國使臣點著頭,直至主桌之前時,他才麵色稍有變化,但卻做出了所有人都驚訝的舉動。
身體筆直如一被嚴師訓斥的學生,然後對著蕭立淵一個深深的鞠躬,保持著彎腰的姿態,聲音清朗而直白:“老師,您任大周三十一年的丞相,從逐北之戰定鼎大周昌盛之基,至於今日,萬國來朝,您之功績,當占五分。”
蕭立淵這三個字,今日的啟明皇帝沒法掩蓋其光芒,更無法將其抹去,但君臣相爭已經拉開了帷幕,啟明皇帝從不懷疑蕭立淵有篡權奪位之心,與其蠅營狗苟,不如在天下人麵前擺明車馬,他周宸青,有資格支撐起大周的盛世繁華!
深吸一口氣,啟明皇帝直起身來:“然歲月磨人心,老師您已失去了進取之心,官變,國變,天下變,此機正當時,老師,您該安享晚年了!”
蕭立淵沉默了一會,拿起桌上那雙碧玉筷子,在瓷器碗上輕輕一敲,清脆悅耳的聲音傳出,然後緊跟著,蕭立淵猛的一用力,聲音變得尖利,碧玉筷子應聲而斷,隻剩那釉白的瓷器碗,安然的放在桌麵。
“今日萬國來朝,你我之身份本不該說此言,我隻問你一句,你這個碧玉,能與瓷器爭高低嗎?”
蕭立淵雖是問,但卻沒有給啟明皇帝回答的機會,好像真就如一師者般,為啟明皇帝上著最後一堂課。
“大周如碧玉,可以用其去易刀槍劍戟,卻不可使其為兵刃,我不是貪戀權勢之人,這一點你應知曉,這十一年來,我給了你太多機會,我試圖教會你,或者被你名正言順的接管所有,可情況如何?”
啟明皇帝看著蕭立淵欲言又止,他這十一年來,做過太多嘗試,卻無一事有成,基本都是虎頭蛇尾,在君臣默契中,蕭立淵暫時讓步,讓他獲得一部分本該屬於他的權力。
一看啟明皇帝的表情,蕭立淵便知其所想,微微搖頭道:“我身邊從無黨派,隻有為國之心,我不反對諸國藩屬,以顯國威,我隻是反對你走得太快,太急。”
“大丈夫做事,豈能不爭朝夕?”
蕭立淵搖頭一笑:“那便讓老師檢驗下你的學業吧!”
……
蕭立淵不在乎啟明皇帝玩的那點小手段,君臣相爭已是事實,在朝堂內,啟明皇帝或許占據些許優勢,但是大周七府二十八郡,除了少數幾個郡,或者在啟明皇帝的掌控中,但其它的郡,哪個不能由蕭立淵一言而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