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諸事了(1 / 2)

“蕭丞相!”啟明皇帝終於忍不住,咬著牙,低沉的聲音發出,怒氣升騰,卻又不得不強壓下去。

他沒想到,蕭立淵會逼迫至此!

派軍駐守海外,這是想乾什麼?

臣不離君王之目的道理蕭立淵會不懂?一個蠻夷之屬的泰蘭王國,就敢依仗其地理優勢,向大周挑起戰爭,那帶人孤懸海外的牧長生呢?

誰不知牧長生父親是蕭立淵的老部下,誰不知牧長生亦是你蕭立淵的學生?

現在讓牧長生常駐海外,不就是將皇權分潤,為蕭家留得後路?

一個大周左丞相,竟然需要對奉獻一生的朝廷,對儘忠一生的皇家留下後路,這是在防備誰?

不是防他啟明皇帝,不是在打他臉嗎?

還有那江南府,那可是武治,文德兩帝,欽定下的國策,是拘江南一府滋養大周的國策,這是你蕭立淵自己提議並執行的。

現在你要廢除國策,引外軍入江南府,準江南百姓天下通行。

這是想讓江南府“養寇自重”?這是想牽扯誰的精力?

你蕭立淵沒有幾年活頭,可以不顧後事,但他,他周宸青可還年輕!

這兩者,他能忍,他周宸青自認為能活久一點,到時候大周未衰,他大權獨掌的情況下,他可以將一切推倒重來,他已經讓失去蕭立淵的蕭家存在下去。

可最後一件事,讓他下旨嗬斥漠北皇庭?

漠北之事始末,誰人不知?

一萬多漠北平民和淮南軍一同消失,這是誰的手段?

除了蕭立淵還能有誰?

可是現在,蕭立淵讓他下旨嗬斥呼謁單於,讓其開國門,讓其卑躬屈膝。

這是一個皇者能忍受的屈辱?

這不是逼漠北皇庭再掀戰爭,這不是讓他這個天皇帝留笑柄於天下人?

沒有漠北皇庭的臣服,他周宸青拿什麼名垂青史,拿什麼當千古一帝!

這讓他如何忍?

蕭立淵的話不僅啟明皇帝難以接受,連太叔嶽等人亦難以認同。

漠北皇庭據守燕山以北,若大周能將其儘殲,早就出手了,又怎會留此後患。

那燕山以北的苦寒之地,除了那些遊牧民族天生體格強悍,能燃壽存活外,還有誰能忍那風霜之苦?

現在大周百姓活六十歲的都隨處可見,可那漠北,能活過四十的屈指可數。

隻有一些貴族,方可壽命悠長些。

這樣一件徒耗國力的事,誰會願意做呢?

“蕭丞相,那泰蘭王國和江南府的事都可以先行,但這漠北之事,我們這樣做,未免有失我宗主國風範。”

“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以勢壓人,不僅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反而會挑起戰爭。”

“漠北一府,這些年已經死了太多人了!”

太叔嶽知道蕭立淵心中有氣,但他又如何好受?

匡天乾這個選定的繼位人身死,自己已故學生唯一的兒子生死不明,他如何不想將一切掀開。

可他不能呀,他接受的教育,他的使命,他所經曆的一切,都在讓他以國為重。

他成了被道德關在籠子裡的鳥,舒展不開半點自我呀!

蕭立淵看向啟明皇帝,他知道最後一個條件啟明皇帝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前麵兩個,亦是他的底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