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所見非所真(1 / 2)

不怪蘇複驚訝,戶部就這麼兩位交情深點的人,按理說自己出使漠北,有禮部之人來此相送就足矣。

啟明皇帝私人答應蘇複的禮並不走戶部過,崔適和冷靜華來此,著實不應該呀。

崔適和冷景華對視一眼,崔適眼中帶著些激動和忐忑,而冷景華眼中就以關切與喜意居多了。

“崔大人,還是你來說吧。”冷景華在一旁說道。

崔適稍吸一口氣,看向蘇複的目光稍顯複雜。

蘇複江南一行,給朝廷送回來的東西可太多了,國庫充盈下,讓本就底氣硬的戶部官員更是將腰杆焊得筆直,而崔適作為稍有關係的蘇複老上司,想要往上再走一步,還欠缺了點由頭。

所以,其身後之人便將其安排在蘇複此行之中,以期沾些光。

借著戶部做散財童子的好名聲,讓崔適借機往上走一走。

崔適拱了拱手道:“蘇大人,這次崔某可得仰仗一二了。”

“官道修整之事,崔某被尚書大人定為戶部差使,以協助蘇大人查案。”

“此事,政事堂諸位大公已然知曉。”

崔適姿態放得很低,在蘇複身前沒有半點上官模樣。

在以前,他或認為蘇複年輕,權勢聲名多仰仗蕭家權勢,但江南之事,對於他這種熱衷權力,又有勢力歸屬的人來說,蘇複在江南所行的一切事,崔適自認為難及也。

這次他奔著自己前程去,又在蘇複這麼一個流水的“長官”下做事,他自是以平和為主,立下自己晉階之身才是關鍵,又怎麼會與蘇複生出間隙。

蘇複眉眼輕挑,這會他才算是看清點崔適。

能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也唯有六部尚書中名聲俱佳的財神爺才能有此等麵子。

蘇複的笑意變得親和幾分,他不怕有人安插關係戶進來,更何況是崔適這種有能力還有背景的人。

“崔侍郎說笑了,我現在可還是金堂司主事呢,你我之間談不上仰仗,倒是蘇複需要崔大人你多看護一二呢。”

崔適笑笑,深諳官場之道的他自然不會將蘇複的話當真。

“你我之間可彆客氣了,冷大人在一旁可等了太久了。”

冷景華一笑,與蘇複對視道:“蘇大人此行身兼要職,冷某雖然無法身隨,但癡長了這麼多的年歲,到底是有點肺腑之言予蘇大人一說的。”

說到這,冷景華神情一正,肅言道:“端午節夜,冷某收到以往同窗來投,上呈萬民書,意指寧海府官員枉顧民力,行敲骨吸髓之事。”

“隻一縣之所,因工事而亡者超兩千。”

“更有人言。”冷景華看著蘇複,耿直道:“有官員借銀行之事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蘇複不言,這事他已然知曉,隻是沒想到,竟是由冷景華引人呈上。

見蘇複平靜中帶有冷毅的模樣,冷景華勸誡道:“蘇大人,寧海府和江南府不同,其府內民風彪悍,官吏皆以當地之人為主。”

“在寧海府,底下官員的權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勝於一府主官。”

後麵的話冷景華沒有再說,但蘇複卻已解其意。

民風彪悍不就是容易被鼓動,官吏多以當地人為主,無外乎就是抱團,至於最後一句話,主官之權,有時候不如底下官員,這不就是在提醒蘇複不要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蘇複將冷景華的話記在心裡,點頭道:“多謝冷大人肺腑之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