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家園3棟7層樓,2棟16層小高層,小區肅靜,優雅。
此時,正如柳青泥判斷那樣,柳青泥母親還沒睡,她躺在主臥室裡,在柔和台燈燈光下,翻看手機,刷某**短視頻。
自從母親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她生活徹底改變,小小手機屏幕讓她了解外麵世界,打破原本平靜的生活,她會為中東巴勒斯坦境遇鳴不平,也為伊朗核試驗而擔憂,蔡英文為什麼老想獨立,為什麼不回歸祖國呢?總之,萬裡之遙與她毫不相乾的事,讓她操心,讓她憂心如焚,甚至有自己樸素政治觀點。
這政治觀無非就是對錯,錯綜複雜國際政治哪有那麼容易以對錯劃分。
最近她迷上某短視頻,因為她已經在某短視頻賺幾十塊錢,也在某寶,某東種的水果寄回家,而這一切變化給她寂寞生活,帶來無窮樂趣。
刷錢刷到禮物app軟件和短視頻,漸漸把國際政治紛爭拋到腦後。
有手機和家鄉哥嫂姐妹聊天方便許多,這是她從前做夢未能想到,現代科技給她寂寞的生活,帶來從未體驗過的快樂。
而這一切,緣於有好身體,好心態,她從前經曆過那些苦難,現在孩子們無法想像,生命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
無論如何,到她這年齡,已退休享受30多年無憂無慮快樂生活,她知足,她幸福。
對於幸福二字理解,她比彆人更有心得體會,那就是寬容,不計較,遇事不鑽牛角尖,不與他人爭長短對錯,這是她比彆人長壽健康的秘密。
為人處事大度豁達,與人為善的修為,貫穿她的一生。
經過世事滄桑,人間世俗早已看透。
茫茫人海中,不引人注意,就不會被刻意挑選出來被人議論。
不處在風口浪尖,就會讓人內心平靜,這是能過上平凡幸福生活的法寶。
關於孩子教育,老人做法就是無為而治,非是放任不管,讓孩子從她這裡獲得家庭認同感,獲得溫暖和愛。
其實沒必要事事替孩子們去做,不必為他們設想未來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如果人的一生沒有奮鬥,沒經曆過風風雨雨,沒經曆過坎坎坷坷,沒有傳奇,那他的一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對生活也不會有深刻樸素的認知,正是這些複雜生活中的經曆,讓她成功躲過那些射來的暗劍。
老人家長壽,驗證那句老話:“善必壽老,惡必早亡。”
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所有故事的精彩大都是在50歲之前完成的,50歲之後,隻有回憶而無精彩。
柳青泥父親和母親也是這樣,他們能回憶從前經曆過那些艱難困苦,那些轟轟烈烈,那些英雄壯舉。
對於柳青泥來說,他仔細想想,他的人生幾乎沒有精彩,沒有故事,如果你一定定義有,那真找不出幾件來。
3#樓位於小區南靠東位置,這裡肅靜,樓前有空地,樓前空地開辟田園,種上西紅柿、黃瓜、茄子、豆角、芹菜、南瓜、土豆、胡蘿卜......凡你能想到,都有種植。
種的蔬菜多,收獲多,吃不了,常常打電話讓孩子們來取。
他們小區沒有物業,所以沒人管,要不然,這些空地隻能種花草。
原來是有單位托管的,後來單位也不願管,放任自流。
“誰呀?”防盜門的視頻燈亮,柳青泥知道這是母親,門鈴上電子屏幕上看來人是誰。
”是我呀!“柳青泥大聲喊,他知道母親耳朵有點背。
單元樓防盜門傳來哢嚓一聲,柳青泥知道防盜門打開,他把手伸進防盜門扣手裡,使勁把門拉開,防盜門有點忒緊,開門費勁,老人怎麼開呢?他不由地暗想“明天想著找工具修修,現在隻能這樣。”
進樓道上三級台階,就到102室門前,防盜門虛掩,拉門進屋一看,母親穿著睡衣站在門前,頭發花白,麵容慈祥地望著他,輕聲問“這麼晚,你怎麼來了?有事啊?”
“嘿嘿,沒事就不能來看看你?”柳青泥笑著答。
“當然能,可是太晚了。”母親很奇怪問:“你指定有事,說說吧,是不是和七妹吵架?”
“哪有啊,我忘帶鑰匙,進不去家。”
”我這有你家備用鑰匙?你忘了。“母親詫異地說。
”哎呀!可不是,我這腦袋,記性可不行,老了。“柳青泥拍腦門說。
”在你媽麵前,你敢說你老了。“母親眨著雙眼,這樣的話,母親不愛聽。
”看我這張破嘴,忒不會說話“柳青泥跺著腳說。
“七妹呢?她不在?”母親接二連三地問。
於是,柳青泥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原委說與母親,說到小白龍敖丙帶他回寧海一事時,母親顯然不信,“嗬嗬!你逗我玩呢,我還沒老糊塗呢。”
“嗬嗬!本來就是逗你呢,看你能不能識破我的陰謀詭計。”柳青泥無奈地說,他自己也知道,沒人會相信發生的事,說句心裡話,現在他自己也不信。
母親用那種眼光,瞧破他詭計的眼神,得意地說“小樣的,你還跟我玩心眼”母親爽朗笑。
“你當你媽笨呢,對了,我東東種的水果快熟了,我不敢弄,上次都弄丟了。”
母親第一次東東種水果熟了,就沒收到,原因東東不是直接領水果,而是發一個兌換券,還要付0.01元用兌換券去兌換12.00元水果,挺麻煩,老人家弄那麼長時間才換到水果。
臥室透著燈光進客廳,客廳顯得昏暗,柳青泥打開客廳歐普40瓦吸頂燈,他隨口問“我爸呢?睡覺了?”
他早睡了,每天早晨3點,天不亮起床,沿東海路上紫嵐山溜彎。
父親看電視有個習慣,看龍江衛視天氣預報,18時27分於碩說天氣這檔節目,雷打不動,18時55分還要再看一遍,這一點,父親堅持,讓柳青泥特佩服,特服氣。
堅持這兩字,對柳青泥來說,“難以做到”。
單元樓102室麵積78㎡,坐北朝南,一南一北兩臥,客廳通南陽台,采光極佳,廚房在北陽台,餐廳在廚房和客廳之間,衛生間在兩個臥室中間分隔,這戶型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唯一不如願一樓,當初考慮到年齡大,上樓不方便,才買一樓,可一樓問題多多,馬桶愛堵是大問題,因下水管道經常堵而上火,由於一樓沒地下室,夏天地麵返潮。
父親老大不情願買一樓後悔,當初若是買二樓就好了。
木已成舟,怎麼改,要不再買高層,把這樓掛牌出售,這是一勞永逸解決方法。
一聽這方案,母親極力反對,說這樣住著很好,瞎折騰什麼?
父親便不做聲,父親老了,沒年輕時霸道,那時,父親在華東野戰軍部隊,連裡文書兼通信員、警衛員,腰胯駁殼槍,威風凜凜,可能正是文書兼通信員緣故,才能在多次戰鬥中活下來。
不得不說,父親命大,槍林彈雨中毫發未損。
父親傳奇經曆年齡很小時,十一二歲去朝鮮新義州叔叔家開的中餐館打工,算是出國打工最早一批淘金人,那時學徒工不給工錢,隻管飯。
叔叔中餐館在新義州很出名,據父親講,金日成常去飯館就餐,柳青泥對父親的講述,一直持懷疑態度,那時,金日成還沒成國家元首,隻是一個遊擊隊長,你怎麼認得金日成呢?或者就是金日成呢?
父親說,我不認識,叔叔認識。
“你意思是說,叔叔餐館是金日成遊擊隊的聯絡點?”
“也許是吧。”父親對此說不出所以然來,畢竟那時他還太小,十幾歲孩子。
叔叔告訴他,那人是金日成,他同金日成說過話,給他跑過腿,辦過事,送過信什麼,當時不以為然,金日成怎麼,很普通一個人?他沒想到金日成後來成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朝鮮人民偉大領袖。
其實,金日成比父親大18歲,父親見到金日成時,金日成不過30歲左右。
柳青泥父母有5個子女,老大柳青山考上哈工大,這所大學前身是白俄1920年5月建的鐵道學校,在1955年以前,最多時有蘇聯專家70多名。
老大柳青山在哈工大畢業後,公費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選擇留美發展,沒有歸國。
父親想不通,自己抗美援朝中打美國鬼子,兒子跑美國學習,學成不回國,找外國女人結婚,這算不算白養兒子,甚至感覺給美國人養兒子,還是最聰明最勤奮的兒子。
父親雖然氣憤,鞭長莫及,一點辦法也沒有,隻能隨他去,不過父親後來想通一個道理,老大留美國發展,是不是等於自己的基因在外國繁衍生息,開花結果,美國還沒有計劃生育一說。
老大柳青山在美事業有成,過年過節,知道給老爸、老媽打電話問安,不算養白眼狼。
老二柳青梅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營企業下崗潮中下崗,自謀職業,自己交養老統籌,現已退休賦閒在家,柳青梅離婚一直未找,前夫去俄羅斯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種地,在當地同俄羅斯姑娘結婚,生個中俄混血男孩,這實在讓青梅接受不了。
老三柳青雲南開大學畢業在上海發展,後移民澳大利亞定居,前十年老爸老媽坐飛機去澳大利亞看青雲。從上海飛悉尼海上飛九個小時,想一想,也是讓人膽戰心驚,回國幾年後,柳青雲再讓去澳大利亞,老兩口說啥也不去,這女兒也算是給外國人養的。
老四柳青海參加工作在當地一家企業,下崗後乾個體。
老五柳青泥九十年代國企下崗,做生意沒離開過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