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2 / 2)

馬上就要開學了,季知行還是本科生,趙毅、孫珥也得準備三月份的研究生複試,所以閻安瑾乾脆就給大家放了半個月的假,隻留下最有空閒的顏久升留在實驗室照顧怠速反應釜。

顏久升倒是沒什麼不樂意的,沒有火車頭在,他一個人待在實驗室,玩起手機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況且閻教授給的補貼還挺高的。

快開學了,行政樓也開始上班了,朱仁去行政樓前特地繞到閻安瑾辦公室問問近況。

“實驗室怎麼樣啊?”朱仁看看閻安瑾的臉,看起來精神煥發啊。

“很好。”閻安瑾一如既往地言簡意賅。

但這兩個字已經夠叫了解他的朱仁驚訝了:“難得哦,都幾年沒聽你這麼誇人了。”事實上他們同學又共事了這些年,能叫閻安瑾開金口誇個好字的屈指可數。

閻安瑾確實對現在實驗室的情況很滿意。

其實,以他的標準來看,四個學生有三個都不算天賦絕佳。但科研並不是天才才能從事的行業,搞研究天賦當然很重要,但閻安瑾認為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心態、持續的熱情與心無旁騖的專注。

天賦固然難得,其帶來的靈光一現能引導項目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但要沿著方向抵達終點還是要靠普通科研者辛勤的汗水與持之以恒的堅持。

比如現代宇宙理論最著名的人物哈勃,當年因為確定河外星係的存在而奠定了他星係天文學之父的地位。但是造父變星周光關係並不是他發現和發展的,他做的隻是用這個天才的測距方法測量了仙女座大星雲和其他幾個星雲的距離,並且堅守葉凱士天文台持續觀測了十幾年。

閻安瑾一一列舉:“顏久升心態好耐得住寂寞;孫珥有熱情,我能看到他對物理的熱愛;趙毅足夠專心,可以說是不為外物所動。都是很好的科研人才!”

朱仁沒聽到季知行的名字,不禁問道:“那季知行呢?”

閻安瑾難得露出個笑意:“他可以說是完美的科研人才。”

“謔!難得看你對一個人評價這麼高。”朱仁當然知道季知行很優秀,但也沒想到一向高標準高要求的閻安瑾也這麼認可他。

閻安瑾想起過年時候的事:“高霄那家夥,過年給我打電話都還惦記著叫我把季知行給他送過去,說他實驗室趕在除夕前一天又炸了一次了。”

季知行心態好、有熱情、專注程度讓他也歎為觀止,而且他更有一種思考的韌性。很願意去開動腦子,不厭其煩地嘗試各種想法。耐心熱心專心細心他都有,難怪高霄一直對這個學生念念不忘。

更難得的是組內科研氣氛很好。季知行的努力與他年輕時如出一轍,但他那時候受到的是同門的排擠。當大家計較於回報率、利益分配而開始內耗時,項目要出成果就慢就難。但是顏久升、趙毅、孫珥都能用正麵的眼光去看待季知行對實驗室氣氛的積極影響並欣然接受,這就是雙贏。

另一邊,季知行、林朗、許東陽也在費心為成立零重力座椅社團商討出一個雙贏的局麵。

林朗和許東陽都從家裡要到了50萬,季知行也出了同樣的金額。雖然有了150萬的起步資金,但儀器和材料都是花錢的大頭,他們還沒有條件儘情撒幣。

所以隻能還是按照上學期期末商量的方案,以組建社團的方式吸納免費的勞動力,但具體怎麼做才能免於招致非議,還得仔細斟酌。

“我覺得即使考慮讓社員享有適當的利益,也不值當在試錯階段就將股份分出去。”許東陽說道,他在寒假啃了幾本分析公司股份結構的書,深知原始股有多寶貴,絕不能在融資之前就輕易稀釋股份。

“我對這個一竅不通,你覺得不合適咱們就再商量彆的方法。”林朗說道。

季知行也沒有什麼好意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了寒假這段時間的經曆,他覺得自己更喜歡待在實驗室裡搞科研,對經營活動並不怎麼感興趣。

所以三人商量之後,決定步入正軌後由季知行牽頭科研,許東陽科研之餘兼顧經營活動,林朗兼顧人事。而現階段,大家都沒什麼經驗,就商量著一起來。

季知行想了想:“那什麼,我家裡不是送來一些餐卡嗎?我看了一下,也有兩張是學校周邊餐廳的。拿這個當福利可以嗎?會不會太簡薄了?”畢竟像他以前那樣無親無故的還是少,現在大部分人都不缺一口吃的。

三人還沒商量出結果,全院會就要開始了,於是大家都往梯形教室去。

院長在新學期的全院會上對著物院學子諄諄教誨,然後分彆針對每個年段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叮囑。

“大四……”

“大三……”

“大二上學期很不錯,掛科率為史上最低,平均分更創新高,希望大家這學期再接再厲……”

大家聞言紛紛看向季知行,掛科率降低與平均分升高,全賴季知行一人之力啊!院長您不如叮囑季知行期末一定要再開補習班,然後再拿幾個滿分呢。

因為院長冗長無比的講話,全院會結束之後時間已經挺晚的了,310宿舍也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季知行按照前天商議的先到行政樓辦公室申報創立社團,並申請固定場所。

辦公室主任朱仁也在,見到季知行便把他叫到身邊來細細地問他。

朱仁與校長有誌一同地想把季知行留在廣陵大學,所以自然對他大開方便之門。

在得知季知行他們的煩惱時,朱仁笑了,還是年輕啊,臉皮薄。

“你們怎麼就這麼實誠呢!這是多好的鍛煉機會啊,學校哪個社團能提供這樣的活動?求都求不來,你們還想著給大家發福利呢。”

季知行解釋道:“雖然如此,但我們的社團活動如果出了成果,必然是要走向商業變現的,我怕大家到時候覺得一切努力都是為他人做嫁衣。”

“項目是你們設計的,這成果本來就跟他們關係不大啊。”朱仁舉了個例子,“你如今在你們閻教授實驗室,日後研究出成果了,你覺得屬於誰?”

季知行立即回答:“那當然屬於閻教授了。”曆來都是如此,研究生給導師打工,能借著項目發幾篇論文就已經很好了。

朱仁兩手一攤:“那不就行了,這跟你們社團不是一樣的嘛。”

見季知行若有所思,又補充道:

“這麼說吧,你換個角度想,你們研究出成果了,是不是肯定要組建公司?是不是會優先考慮錄用參與研究的這些同學?現在就業多難啊,能提前實習,提前跟未來的老板拉近關係,你猜大家願不願意呢?”

聽起來好有道理啊,季知行覺得異身而處,有這樣的預就業機會,他也願意去爭取。

朱仁見他還算受教,又提點他:“至於你剛才說的拿餐卡當做福利也不是不行,雖然誰也不缺那一口吃的,但是能免費上館子,誰不願意呢?不過啊,絕對不能一開始就發出去,等到他們研究到了瓶頸或出現懈怠情緒時,再發福利提升大家的研究熱情也不遲。”

朱仁看看左右,又小聲說道:“做事要懂得先抑後揚!當初學校安排跑操,前後發了兩個通告,你還記得嗎?”

啊!難道?季知行訝異地看著朱仁。

當初學校先發布了一個強製性跑操的通知,全體學生怨聲載道。後來學校虛心納諫,將形式改得更加人性化,還加上了金錢鼓勵。大家就集體轉變態度,改罵領導傻逼為誇領導英明。難道這就是有意識地先抑後揚?

朱仁含蓄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如果學校一開始就直接發布第二套方案,學生們的怨言肯定也不會少,6元一次的金錢鼓勵也不能叫大家多感念於心,隻會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有了第一套方案的對比,大家就對第二套方案很滿意了。

“你可千萬彆說出去啊!”朱仁叮囑道,他是看在季知行頗受老閻看重的份上,才對他這麼推心置腹的。

季知行聽了一肚子的用人之術回到宿舍,然後通通倒給了林朗和許東陽。

“奸詐啊!”林朗感歎。

“狡猾啊!”許東陽疾呼。

然後三人一致決定,就按主任說的做!

作者有話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