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2 / 2)

大家還在思考,閻安瑾就開始點名提問了:“顏久升,你先來回答,這種材料能應用於什麼領域?”

顏久升撓撓頭,絞儘腦汁憋出一句:“手機殼?”

閻安瑾的臉色有一瞬的無語,不過還是肯定道:“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下一個,趙毅,你來回答。”

“可以製作成可穿戴式護具,用來保護人體。”趙毅是從顏久升的答案得到提示的。

手機很脆但價值有限,壞了可以維修也可以換新。但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骨頭可就沒那麼容易維修了,也基本沒得換新。

而這種材料做成的護具可以在人不慎摔倒或遭遇車禍等重擊時完美保護人體骨頭免受外力的傷害,可以說從日常生活到運動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市麵上自然也有各種人體護具,但基本都是以厚度來置換保護效果的。而這種防護凝膠密度在每立方厘米0.2到0.3克之間,質地輕巧,隻要薄薄的一層即可發揮其特性。而且柔軟有彈性,能與防護部位形成良好的貼合又不影響人體運動。整體而言,這種材料穿戴起來肯定比傳統護具更舒適。

閻教授點頭讚許:“這就是我設計這個項目的初衷。孫珥,輪到你。”

剛剛趙毅在回答的時候,孫珥心裡就在想,要是第二個回答的是他就好了,因為他也從顏久升的答案中受到了與趙毅基本相同的啟發。

但是,對閻教授可不敢說什麼“俺也一樣”。孫珥瘋狂發散思維,突然想到了昨晚看的警匪電影。

“是不是可以用在警用、軍用防護裝備上,起到防彈、防刺的作用。”孫珥越說越順暢,“還有,甚至可以拓展到武器的研發。”

想想,若是坦克、軍艦、戰鬥機等在外殼設計上融入這種“吃軟不吃硬”的材料,那在理想狀態下簡直可以抵禦來自敵人的一切襲擊啊!

當然,應用在軍事領域可能還得再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加入防火、防爆、防探測等特殊性能。

“不錯,這個領域的應用能賦予防護凝膠特殊的意義,大大提升它的價值。”閻教授說道。

討論到這裡,大家都已經明白這種材料有多可貴了。

一開始,他們隻知道這次實驗要研發的是一種能根據外力調整軟硬變化的特殊材料,可對於其應用就沒想那麼多。當然,之前忙著實驗,也沒有餘力去想。如今看來,這確實是一種能在很多領域掀起工藝革命的新型材料。

原來,他們做的是這麼了不起的事!

原本懷疑自己的論文是否有價值的四人,此時信心大增,這種能改變人們生活、改變世界的新型材料,相關的科研論文怎麼可能不受重視呢?

現在,隻剩季知行還沒有回答了。顏久升、趙毅、孫珥都在暗自慶幸,太好了,我不是最後一個。

一般這種情況,排最後的人往往是最倒黴的,因為各種可能性基本都被前麵的人說完了。

不過,季知行早有想法。

“可以考慮用在建築領域,以提升建築的抗震等級。”他是從去年的地震想到這個方向的。

去年光寧市發生6.4級大地震,因為有地震預測軟件提前十分鐘示警,所以沒有人死亡,受傷人數也僅有30幾個。

但是,受損倒塌的房屋數以萬計,無數人受到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當時新聞裡的斷壁殘垣給季知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防護凝膠作為建築材料可能不太合適,但如果改進工藝變成塗料噴塗覆蓋在建築外立麵,那麼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來自地震的威脅。

“這倒是我沒有想過的。”閻安瑾沉思良久,才道,“這個方向很不錯,不過地震給建築造成的衝擊與一般的外力撞擊有很大的區彆。要具體應用的話還需要再進一步改進工藝,這就不是短短兩三年就能辦到的了。”

季知行也明白這點,這個方向就離物理比較遠了,涉及到建築設計、工程結構、地質勘測等很多陌生領域,他其實不是很有興趣。

對四個學生都表揚了一番,閻安瑾又囑咐了一番論文投稿的注意事項。

“一作寫你們自己的名字,通訊作者寫我就行。”

四人都鬆了口氣,其實他們剛才也一直在糾結一作是不是該寫閻教授的名字,二作再寫自己。畢竟這個項目基本是根據閻教授的論文和指導方向完成的。

顏久升跟閻教授相處的時間最多,最明白他的學術道德。而趙毅和孫珥此時都深深地覺得,他們真的是跟了一個很好的導師。

由於國內學術的考評機製,比如評職稱,要求文章數量越多越好,而且隻認一作。所以有些導師會強行要求學生撰寫的論文都必須以他為一作,而閻安瑾顯然不是這樣會隨便搶奪學生成果的導師。

最有投稿經驗的顏久升又問道:“老師,現在就投稿會不會太早了?”畢竟是未曾麵世的新材料,如果審稿的專家們一時眼拙,看不出這種材料的價值怎麼辦?

“不要緊,《》和《Nature》的編輯還是有一定眼光的。”閻安瑾輕描淡寫地說道,“而且,我已經將專利轉讓給華夏科技集團公司了,過幾天他們自然會大肆宣傳廣而告之。”

華夏科技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重要國有企業,旗下有46家國家級研究院所、700餘家企事業單位,肩負著服務社會民生、加快科技經濟發展、推進國防現代化的重要職責。

其實他們出價不是最高的,但確實最合適的。閻安瑾並不願看到這種新材料流入私企之手。

這個項目論文是他兩三年前就已經寫好並申請了專利的,因為防護凝膠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民生、經濟、軍事、政治,所以他並不打算公開發表他的項目論文。不過,季知行他們四個的論文隻涉及技術細節,無關大局,所以發出去也不要緊。

鑒於防護凝膠的特殊性,這種材料不舉世矚目是不可能的;作為新技術新材料,相關的學者專家包括各大期刊的編輯肯定也會去關注。

“你們先投稿,投稿到初審基本也要一兩周的時間,足夠這個材料打響名號了。”

說完,閻安瑾就離開辦公室了,當前是期末階段,他這個物院院長簡直是瑣事纏身。

四人都為閻教授的自信折服,不再猶豫,直接就在辦公室用顏久升以前的電腦輪流投稿。

根據論文的特性,顏久升和季知行投稿《》,趙毅和孫珥投稿《Nature》。最終確認提交後,四個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期待與忐忑。

期末考試周開始了,季知行這回仍然得參加期末考。

鑒於上學期調整考試方式鬨出了不小的風波,這學期的期末考恢複了常規的考試方式,考試周持續兩周。

考完第一科信息論基礎後,季知行見投稿狀態已經變成了,也就是說文章已經進入編輯評估階段。

在這個階段,技術編輯會負責質控論文的格式,格式不對就會將論文打回修改。不過季知行他們的論文是閻教授指導修改過的,基本不會有這方麵的問題。

論文格式沒問題,就會被發到學術編輯郵箱,由學術編輯評估論文與雜誌主題是否符合,是否值得送外審等等。這個階段考驗的就是論文的質量與學術編輯的水平了。

投都投了,多想無益。季知行打開電腦,開始為社團模擬實驗。

現在閻教授的實驗室暫時沒有新的活動,考試也很輕鬆,他一下子就擁有了很多時間,於是都均分到社團模擬實驗和學習係統任務中去了。

考慮到社員們包括林朗和許東陽都得花很多時間很多精力去準備期末考試,所以最近社團活動已經停止了。不過季知行自己一個人乾,也將實驗進度推進了很多。

考完第三科光學後,季知行發現稿件狀態已經在前天變成了“iew”了,這就意味著學術編輯認為他的論文有價值,可以進一步外送給學界相關專家審稿。

季知行掏出手機刷了一下新聞,沒看見關於防護凝膠的相關報道。看來世界頂級科學期刊的學術編輯,確實是有水平有眼光的。

大洋彼岸,《》編輯室。

“這樣快的速度讓我懷疑你究竟有沒有仔細審查論文,特倫斯,畢竟你以往總要虛耗一兩個月,在前一兩天才肯大發慈悲地點開審稿郵件。”《》主編泰羅雙手抱臂,不滿地看著坐在對麵的那個頭發花白的老朋友。

特倫斯立刻反駁道:“這是誹謗!你下午就會見到我的律師,事實上我一般是在截止日期前三天就開始審稿了。”

泰羅無奈地抱頭:“好吧,讓我們回到正事上來。你真的覺得有必要現在就正式接收這篇論文嗎?事實上,這篇論文裡提到的防護凝膠,我沒有收到過任何與之有關的消息,或許等……”

特倫斯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我請求你每天花那麼60秒睜開眼睛看看外麵的世界,我的老朋友,馬丁公司已經為這種防護凝膠派了一支60人的團隊到華夏去談判了。”

馬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之一,從某些角度來說,對於新技術,他們有時候比學者更敏感、反應更快。

特倫斯也正是因為聽到這個消息,在瀏覽郵箱目錄時看到相關的論文標題,才會趕緊挑出來先審查的。

“你看這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同一個人。我想世界上唯二的兩篇與這種防護凝膠有關的論文都在這兒了,你還等著他們撤稿後改投《Nature》嗎?”

同樣躋身於頂尖期刊的行列,《》與《Nature》長年互為對手,都想壓過對方一頭。率先發表前沿科學或新興領域的論文是競爭的最主要方式。比如,在21世紀初,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了4年。

泰羅看著手中的論文,他知道以特倫斯如今的成就與在學界的地位,一直無償擔任《》的外審專家完全是出於二人之間的老交情。所以,他決定相信特倫斯的判斷。

泰羅打開主編後台,給投稿者發送了決定接受的郵件。

作者有話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