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2 / 2)

“哈哈哈!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聯播新聞》播放那麼不嚴肅的畫麵,錘子砸西瓜,飛箭射氣球,還扔雞蛋……”

“這也是為了證明防護凝膠的防護性能有多優越嘛,不過,西瓜、氣球、雞蛋都安然無恙還是驚到我了,果然黑科技啊!”

“要是新聞沒有誇張的話,那這簡直就是保命神器啊!”

“我覺得即使不能保護我一口氣跳5樓不送命,但至少也能幫忙把傷害降到最低。”

“快點生產防護服吧,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挑戰各種極限運動了!”

“如果有這種軟鎧甲,很多家長應該都能放手讓小孩子去儘情活動了,不用過分地擔心受傷。”

“如果能推廣普及人手一件的話,那以後碰到摔倒的老人就比較不用怕扶出事來了。”

“我隻希望各大手機廠商快點跟進,把手機外殼都換成這種材料!”

“沒人注意到新聞最後提到的馬丁公司嗎?那可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之一啊!”

“看到是看到了,就是不知道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

“不管什麼樣,這種材料握在我國手裡,對我們肯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

廣陵大學的學生們在看到諸如此類的新聞時,除了與廣大網友有相同的感歎外,更有一種彆樣的與有榮焉——研發出這種材料的可完全是他們學校的教授和學生啊!

季知行本來就是廣陵大學的風雲人物,這些新聞無非就是讓他變得更加閃閃發光。而閻安瑾的名聲則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家都不怎麼稱他為“閻王”了,而是規規矩矩地改稱一聲“閻教授”。

不過,在考完《數學物理方法》後,物院大部分學生的想法立刻倒退,一致覺得還是“閻王”這個稱號更適合他。

很多人從出考場就一直在控訴這門考試的難度,一走到宿舍樓樓下,就迫不及待地把下學期不用再學的《數學物理方法》書扔到垃圾桶裡了。

“我一出考場就想扔它,要不是怕閻王看見,我何至於多忍它這10分鐘!”

“呔!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看見這玩意兒了!”

“我再多看一眼封麵就要吐了,扔掉扔掉!”

不過十幾分鐘,宿舍樓下的大垃圾桶裡就堆滿了藍綠色封麵的《數學物理方法》書。

對於學生來說,閻安瑾是很厲害,防護凝膠也很逆天。但是從實際出發,考試才是他們的命脈,而緊緊掐著他們命脈的閻安瑾不是閻王是什麼?

大家考完試回到宿舍自然是先刷一會兒手機,放鬆一下被數學物理方法考試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腦袋。

然後,很多學生就在手機新聞裡看到了他們抱怨了一路的閻王,本來直接就要劃走的,可是被標題裡的“5億元”留住了。

此時,學校論壇已經炸了,都在討論剛剛竄上熱搜的央視采訪閻安瑾的新聞。

“5億!專利獨占許可使用費5億!祖宗啊!我就是做夢也不敢這麼夢!”

“蒼天啊!大地啊!半年時間就掙了那麼多錢!閻教授威武!”

“原來出資購買專利的是華夏科技集團公司啊,真是財大氣粗!”

“也是因為這種新型材料值得啊,從日常生活到國防軍工,應用範圍太廣了。”

“一個本二的,兩個研0的,一個差點延畢的,就這個配置,閻王都能搞出來價值5個億的東西,我突然覺得他嚴厲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哇靠!我剛才聽錯了嗎?閻王要給季知行他們一人發兩千多萬?”

廣陵大學裡以及互聯網中都為這個數字混亂了好一會兒。

閻安瑾對五億的專利費是這麼處理的。按照稅法,應繳納20%即1億的個人所得稅;餘下4億,自己留下2億;另外2億,1億回饋廣陵大學,1億平分給四個學生。

在現代社會,比起學術成就,金錢更能牽動人心。於是,原本在物院學子心中鬼氣森森的閻王瞬間變得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幾乎所有人都想拜入閻財神門下。

所以,當央視記者問閻安瑾,收研究生的條件是什麼,大家都豎起耳朵仔細聽。

閻安瑾回答道:“我個人最看重的是“數學物理方法”這門科研工具……”

砰!砰!砰!無數物院學子撞開宿舍門,狂奔到樓下。

垃圾桶旁,宿管阿姨樂滋滋地將撿出來的課本紙箱等用塑料繩打包好,搬到小三輪上正要往廢品收購站騎去。

大家一邊狂奔一邊伸出爾康手:“阿姨!手下留情!”

一時之間,廣陵大學和其他學校有考研打算的學生,很多都在打聽閻教授的處事作風、科研方向。

當然,也有問到季知行跟前的。

季知行調侃道:“你們不怕延畢啦?”

“延畢一輩子都行!”張標說得斬釘截鐵,他身後的其他學生也差不多是同個想法。

現如今,為做學問讀書深造的還是少數,大部分人讀研還是為了用高一點的文憑撬動高一點工資。

可根據麥可思去年公布的薪酬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碩士生平均起薪為6503元,而二三線城市就更低了。

以一線城市為標準,再將升職漲薪考慮進去,一般碩士生一輩子的收入都比不上季知行他們做半年項目所得。

所以,延畢怕什麼!若是能年年如此,巴不得延畢一輩子呢!

當然,大家並沒有癡心妄想到以這次的項目為標準,但跟著閻王,啊不、跟著閻財神肯定錯不了!

另一邊,校長對著一億元的支票痛心疾首,十年啊!白廢了十年啊!閻安瑾花半年做的項目就能給學校回饋整整一億元,前十年要是都能這麼做項目,那學校該能得到多少?校長無法克製地一直算一直算,算得都快心梗了。

季知行、顏久升、趙毅、孫珥等閻教授回校後,結伴一起去辦公室找他。他們事先並不知道閻教授打算將專利費分給他們,看到新聞也大吃了一驚。

四個同門忐忑不安地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一致認為以他們對項目的貢獻率,這錢不能拿,至少不能拿那麼多。

閻教授看著還是難以接近的嚴肅,可季知行四人自然知道這是一位多麼好的師長。也正是因此,且不說貢獻率,他們若是真的收下這錢,就是陷閻教授於不義!

華夏的研究生教育采用的製度約等同於“學徒製”,學生跟著導師學習知識,並為導師乾活。一般來說,有良心的導師無非就是給學生發點補貼甚至分點課題經費,但一分錢都不發的也比比皆是。

而像閻教授這樣將個人所得專利費分出1/4給學生的情況是前所未見,可以說,這樣的舉動肯定會招來學界的很多不滿。

哦,就你慷慨,襯得我們都是周扒皮!本來師生之間相安無事,有這麼個例子梗在哪裡,哪有不生出點事端的?

閻安瑾自然也能想到這點,但是他並不準備改變主意,他說:“我正是希望能以此為契機,開啟高校科研利益分配的新風氣。”

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矛盾大都源於付出與收獲的失衡。在閻安瑾看來,大部分學生在導師項目中的付出其實值得更多的肯定。但很多學生被約束在大家習以為常的隱藏性剝削模式中,甚至不認為自己的勞動是有價值的。得不到正麵反饋與自我認知失衡,是當下很多研究生在學習生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根本原因。

閻安瑾自認為不是什麼教育專家,他能想到的最行之有效的勸學方法就是推動高校科研利益分配模式的改革。

季知行等人束手而立,深深為閻教授的師風師德感佩,與他相處最久的顏久升更是痛哭流涕。

在外人看來,就顏久升運氣差一點,閻教授剛起飛,他的機票就到期了。而趙毅、孫珥尤其是季知行,他們仨眼看著就要飛黃騰達了。沒想到,季知行竟然自斷青雲路。

閻安瑾的科研論文積攢了十年,如今經費不愁,自然很快就要開啟下一個項目,季知行也再一次得到了邀請。

可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拒絕。

“抱歉,閻教授,我不能參加您接下來的項目了。”

閻安瑾了然道:“因為零重力座椅項目?”

“是的。”季知行點點頭。

事實上,這段時間季知行一直在想薛樺退社時說的那些話。排除其中的主觀惡意,他的怨言也不是不能理解。

零重力座椅這個項目不僅屬於他,也屬於林朗、許東陽,還有零重力社的所有社員。大家都將未來、夢想、前程寄托在這個項目上,而他一心二用的狀態顯然與大家的全心全意不相匹配。

哪怕他每天都能完成超出社員的實驗任務量,但一心二用的遊離與全心全意的投入還是不一樣的。

閻安瑾沒有多說什麼,他能理解這種責任心與道德感:“去吧,我仍然是你的老師,有問題隨時可以來問我。”

消息傳出後,有不理解的,有惋惜的,有讚歎的,而零重力社的社員們自然歡欣鼓舞。

作者有話說:

“5億”這個數字參考幾年前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的專利轉讓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