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易言一進實驗室就聽見隔壁工作間已經有機器運行聲了。他看了看表,自己還提前半個小時到了呢,老板那麼早就開工啦。
他走過去,想問問今天的實驗安排,卻發現工作間的桌上堆著一疊又一疊的數據輸出。鄧迫忙而不亂地在粒子輻射成像探測器、計算機、打印機之間穿梭,而季知行在粒子輻射成像探測器與高能α粒子探測器之間來回操作與觀測。
這是……有方向了?易言精神一振,但謹慎地沒有出聲打斷二人的動作,隻是輕手輕腳地靠近桌上那堆文件。他也不敢伸手碰亂,探頭探腦地看著最上層的幾份文件。
d+p+e=T=3^He+e(13.9)Q≤5.1MeV;
d+d+e=4^H=4^He+eQ≤25.7MeV;
p+t+e=T=5^H=4^He+n+eQ≤16.3MeV;
……
這是在計算中特地忽略了中微子的作用吧?易言正要再看旁邊的文件,突然發現身邊站著俞竹藜。
俞竹藜也是剛到,他是這個小組的,所以不像易言那麼束手束腳,伸手拿起一疊迅速翻了翻。
“來得正好。”季知行一邊調整動態範圍一邊說道,“我需要反應道的S(Ei)因子數據。”
俞竹藜立刻會意:“是對8Be(p,α)-5Li和8Be(p,d)-5Be【1-2】高能區反應進行多項式擬合吧?”
“對!”季知行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種無比絲滑的配合度,他都不用解釋,俞竹藜就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一個聲音插了進來:“那我來對7Be(d,α0)-4Li和7Be(d,α1)-4Li【3】反應進行R矩陣擬合分析吧。”
季知行抬頭一看,是林逾靜組的簡昳,他在林組中的作用與俞竹藜相當,都是為實驗提供數學支撐。
“行!你們倆配合著計算吧。”季知行說道,他和鄧迫熬了一宿,手上的實驗還不能停,輸出的數據亟須有人分析計算。
“易言,你幫我測量一下Gamow能區在.4keV的核反應截麵。”季知行強調道,“要精準!”
“沒問題!”
單岩、林逾靜等人漸次到來,都被季知行一一指派了任務。
一群人就這麼忙活到十點,季知行看著集體勞動的成果,目光炯炯:“成了!”
昨晚,溫教授采訪中提到的“流子數恒定的守恒流”令他突然迸發了靈感,既然對原子低能核反應整體解釋不能,那何不“化整為零”,從低能核入射粒子和出射粒子的維度去分析呢?
粒子具有固定不變的物量,一個流子粒子不僅具有自身的物量,而且必然攜帶一定的微觀場物質。既然物量守恒定律是基礎,那麼流子數守恒就是確定的!而個彆局部出現的少量真空正是他們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
季知行將完整的思路一說,大家也都聽懂了。他們第一階段的實驗沒有白費,理論依據也沒有謬誤,從粒子的維度完全可以繼續推進實驗!
太好了!大家激動地鼓起掌來,目光灼灼地看向季知行。
有這樣一個思維巧妙、能迅速帶領大家突破重圍的領頭人,所有研究員對真空能這個項目的信心都扶搖直上。
看到士氣振奮,季知行也很高興:“第二階段的整體計劃就是通過高能粒子的對撞激發真空。”
他看向易言:“你們組的任務是原子或核子的光子自發放射。”
又看向林逾靜:“你們組負責觀測原子能階的蘭姆位移,如果能捕獲電子旋磁比的異常值更好。”
易言和林逾靜領取了任務,就帶著迫不及待的組員們回到自己的工作間去了,他們得開個討論會製定詳細的實驗計劃。
午休時間,季知行正在電腦前擬定實驗設計,俞竹藜就敲門進來了。
“我……可能得……”俞竹藜吞吞吐吐了好一會兒才憋出來兩個字,“請假。”
“可以啊。請假幾天,跟主任說一下就行。”季知行很乾脆。
以他對俞竹藜的了解,俞竹藜若不是真的有要緊事,絕不會選在這種時候請假。實驗是很重要,但他並不想做一個沒有人性的老板。
雖然季知行沒有詢問原因,但俞竹藜還是解釋了一下:“我爺爺奶奶出了車禍,都住院了,所以……”
季知行一聽就催促道:“那你趕緊去吧,等家裡都妥當了再回來。”
照顧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還是兩個。他當年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爺爺,個中辛苦至今難忘,自然不會逼著俞竹藜一邊工作一邊牽掛醫院裡的親人。
俞竹藜匆匆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朱仁拿著請假單和一份文件上來了。
“小俞說暫時先請假兩周。”朱仁說著將請假單遞給季知行簽字,一邊歎道,“可真夠慘的,爹媽老早沒了,現在又出了這事。”
朱仁一說,季知行才知道原來俞竹藜的父母早在他小時候就因飛機失事而雙雙離世,他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想起俞竹藜那份關於“晴空湍流”的論文,季知行也歎了口氣。想了想又拿起手機給俞竹藜發了條信息,叮囑他不用憂心工作的事,以照顧爺爺奶奶為要。
“地底實驗室第一期工程已經結束了,還算順利,我初步驗收過,沒什麼問題,你什麼時候有空再去看一下。”朱仁說著把帶上來的那份文件放到桌上,“這是第二期的工程造價書,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施工方根據BIM技術提供了一個新方案,工期能縮短1/4,就是得加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