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他當時看到這三個字根本沒往心裡去,所以……他升四級時的任務獎勵是四季雲頂三期所有的房子?!
【是的呢,當初宿主交代等手續辦好後再通知您。如今四季雲頂三期共4棟樓128套房子已全部交房並精裝完畢,手續已完全辦妥。】
天啊!季知行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四季雲頂作為本省首屈一指的豪宅,據說一期、二期最小的戶型麵積也有366㎡,售價超過3000萬,最大的戶型售價直接超過一個億。
那他現在有四棟樓,總共得是多少錢?自從得到學習係統之後,他的腦子就很久沒有這麼混亂過了,勉強算了很久才粗略算出幾位數。
所以,在經費快要見底的時候,他又得到了總價值將近百億的房產?
他的玄孫們還好嗎?還有錢花嗎?還有飯吃嗎?啃小數年的老祖宗季知行不由得再次為玄孫們的生活憂心忡忡。
季知行花了十幾分鐘才終於接受這個事實,等他回過神來,才發現麵前還站著一臉擔憂的主任。
“你終於回魂啦。”朱仁見季知行的眼睛終於聚焦到他身上,提著的心才放下一半,“這……究竟是什麼啊?”
“這是……”季知行一時都有點不好意思開口,太壕無人性了!
朱仁見季知行囁喏了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急道:“我能看看嗎?”
“可以的。”季知行點頭。
朱仁迫不及待地拿起桌上的那幾張紙,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後輪到他喘不上來氣了;
“這……這是……”朱仁的手抖得厲害,“是我看到的那樣嗎?”
季知行輕輕地點頭,他剛才也是像主任一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朱仁看看手裡的文件,又看看眼前的季知行,還抬手掐了自己一把,才敢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在得知這是來自家人的贈與之後,朱仁心中雖仍有些疑惑,但也接受了這個理由。季知行再怎麼不拿架子也是老板,這不是他能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事。
“那你打算怎麼處理這些房產呢?”朱仁問道,他主要是考慮到研究所的經費已經不太寬裕了,而那麼多房子季知行肯定是住不來的,要麼賣要麼租,多少能支援一下研究所。
季知行想了想,這畢竟是玄孫們的心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其實不太想變賣。左右他現在手裡還有近14億,還能撐一段時間。
至於租嘛,總感覺太瑣碎了。
朱仁見季知行想來想去也沒想好怎麼處理,於是說道:“那你慢慢考慮,我回去繼續處理年終獎的事了。”
“等等!”季知行叫住了朱仁,他突然想到那些房子應該怎麼派上用場了。
“要不然,咱們年終獎彆發錢了吧?”季知行提了個建議,“發房子怎麼樣?”
朱仁歎了口氣,他剛才聽了前半句就猜到後半句了:“知行啊,我倚老賣老勸一句,老板不是這麼當的。”這跟慈善家有什麼分彆?
然而季知行並不覺得自己是濫好心。
“我記得咱們是有安家費這一項的對吧?”
朱仁點了點頭,當時他擬定分級薪酬計劃的時候,參考了很多單位。就安家費這一項來說,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入職時一次性發放,有的是入職滿一定年限再發放,有的是買房時憑購房合同給付,下到幾萬上到百萬,金額不等。
他當時製定的是入職滿三年一次性給付,金額50萬至300萬不等。
季知行算了算時間:“那就是明年上半年就要發放安家費了。”
都說安居樂業,發放安家費的目的正是希望人才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那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發房子。”
要是沒有四季雲頂這些房產,他也不會在經費略顯緊張的時候打腫臉充胖子。但如今他手裡就有128套閒置的房子呢,何不用來代替安家費?
朱仁還是覺得季知行太大手大腳:“幾十幾百萬的安家費跟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房子能相提並論嗎?”
但是季知行並不是從金錢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的:“主任記不記得當初閻教授給我們四個學生發了一個億的事?”
“記得。”朱仁點了點頭,他大概知道季知行想說什麼了。
“閻教授當初的理由就是我如今的理由。”季知行說道。
當初閻教授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舊有的高校科研利益分配模式是對碩博的隱藏性剝削,碩博的付出比起收獲是失衡的,這就導致很多碩博在學習科研時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每一年高校的科研產出那麼多,但大多數都沒有實際轉化的價值,這是巨大的浪費——浪費時間,浪費資源,浪費經費。
如果碩博能在科研中獲得足夠的經濟利益,那麼高校的科研產出絕對會更有價值。所以他當初拿出一億分出去,正是希望能以此為契機,開啟高校科研利益分配的新風氣。
如今季知行也是這麼打算的,他一直覺得科研人員的待遇普遍偏低,薪酬水平遠遠配不上他們的貢獻。所以他當初開出高薪,正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所立起一麵薪酬改革的旗幟。
也許發幾千萬的房子對比如今的業界薪酬水平略顯誇張,但魯迅先生開窗先拆屋頂的理論是很有道理的,有這麼一個高標,其他研究所就不會覺得給研究員們漲個幾萬塊的薪水是那麼難以接受的事了。
如今對他來說,隻要他想,錢財確實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所以他就更想用錢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這也是因為易言他們值得。
能有如今的成果,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比起朱仁,他更清楚大家這兩年多來付出了多少,可以說用嘔心瀝血來形容也不為過。
朱仁也不再勸了,他當初勸不了老閻,如今更勸不了季知行。當然,對於二人的理想主義,他是感佩於心的。
“我明白了,就按你說的辦吧。”
作者有話說:
明天就突破瓶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