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師,實不相瞞,我家康哥已經攢的差不多了,等幾年後返回應該就可以買下一處一階靈脈的族地,便可開枝散葉,建立家族,你若與我妹妹結為道侶,今後便是一家人,我們的子孫後代就不會再像我們這般,無依無靠,淪為彆人的工具。”黃主事還要再勸。
李季舟卻態度堅決。
最終在黃月裳有些幽怨的目光中悠然而去。
“陳前輩終於遇到了合適的人,那就祝福他得償所願吧!”
回到家中,李季舟將囤積的所有藥材分門彆類。
接下來的時間,他準備多分點時間和精力到煉丹上。
爭取在大戰開始前,再多賣點凝氣丹,換購些戰備丹藥的藥材。
隨後一段時間,每隔十天半月李季舟便會出趟門,將上一年沒有賣完的丹藥在眾多丹閣分流賣出,隨後便立馬將靈石換成所需的幾種藥材。
雖然利潤拉低了,但卻儲備了更多的藥材,且不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半年後,所有丹藥轉換成藥材囤積。
足足價值三千靈石的藥材,
若隻按照現價,這些材料煉製成丹,以他的技藝,利潤翻三倍不止。
但若是按照現在采購藥材的成本,再加上後麵大戰爆發時丹藥的漲價,利潤再起碼翻五倍。
接下來就不著急了,靜等大戰拉開序幕,
李季舟又恢複悠閒穩定的修行生活。
這天,剛剛結束煉體,在院中和呱呱測試肉身強度時,院外意外來客。
趙乾領著吳大牛還有楊語桐來訪。
神識掃過,吳大牛站在門外稍顯局促。
靈珠山坊市內有楊家的靈魚坊,吳大牛也偶爾會護送靈魚來坊市,對於坊市他也熟悉。
不過,他最多進過內城。
而此地靈珠山腳下的核心區,卻從未進來過。
更彆說,眼前這山下彆苑了。
據說一年要三百六十枚靈石的租金。
月例十枚靈石的吳大牛根本不敢想。
直到現在,吳大牛都有些不太相信趙乾說的話。
“大哥真的能住在這裡?”
就連楊語桐也心生疑惑。
和李季舟初見,還是在倒懸山貧民窟的那座小院。
以清水河楊家三百年的積累,如今靈魚產業,一年利潤堪堪過萬靈石。
然而,人多力量大,分錢時也分的多。
各門各戶分完,留在家主手中的不到一半,
外姓供奉、雇員、各級仆役也都少不了,
還要分出大半供養老祖修行和續命……
再拿出一些充入家族風險金以及優秀後輩培養金。
最終留在家主手中,可支配的也就千餘靈石。
這千餘靈石要應付一年的家族開支,必須精打細算。
她楊語桐身為楊家三小姐,都不可能在此常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