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啟程(2 / 2)

擇日走紅 宋不留春 9790 字 2個月前

周平安和陳梓妍兩個人同時抬手捂臉,看不下去。

-

陳墨坐在PD中間,看著目前已經看到的素材,她還不知道其他組的拍攝情況怎麼樣,但從這一組來看,他們三個人之間太有梗了,而且,關係是真好,在鏡頭麵前放得開,她有一種預感,如果這一段能夠在正片裡播出來的話,應該會火。

太搞笑了。

真人秀可不是想看一群明星藝人閃閃發亮的,是想看到“真”和“秀”。

對真人秀來說,選對了嘉賓比什麼都重要。

-

備采一錄完,他們就要準備出發了。

周平安給李治百和顏良把後麵幾天的穿搭都給準備好了。

其他的還好,李治百看到正裝的時候,馬上眼睛一翻,很無語地說:“我們還帶這個乾什麼?我們一群人去同居生活,又不是去參加什麼典禮。”

工作人員聽到李治百這一句話,都笑了。

一個小時之前,他們才從陳梓妍口中聽到一句類似的話。

當時陳梓妍還說了一句話:要看你藝人肯不肯帶了。

所以,這句話其實指的就是李治百嗎?

周平安簡直一頭黑線。

他說:“帶一套有備無患,誰知道你們到那兒,節目組會不會臨時安排你們去一些需要它的場合?帶一套正裝在身上,永遠有備無患。”

李治百嫌正裝占地方。

周平安說:“你再多帶一個箱子就行了。”

“我就去住五天,我還帶兩個箱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去度假度一個月吧?”

“李治百,你是去錄節目的,不是去穿大褲衩露胸的。”周平安氣得都想罵人了。

李治百嫌棄地看了他一眼,服軟了。

“行吧,行吧。”

-

陸嚴河則簡單多了,陳梓妍給他準備了一個行李箱,裡麵都是已經分套裝好的衣服,總共六套,他隻需要把自己的東西給放進去就行。

比起周平安跟李治百那邊的雞飛狗跳,陸嚴河跟陳梓妍這邊顯得格外歲月靜好。

陳梓妍叮囑陸嚴河:“你第一次錄節目,說什麼話、做什麼事之前,多想一想,但也彆束手束腳的,平時怎麼樣就怎麼樣,你非常nice,大家都會喜歡你的。”

陸嚴河笑著點頭。

陳梓妍說:“你的輔導員聯係你了嗎?”

陸嚴河:“還沒有。”

陳梓妍說:“差不多也要報到了,怎麼還沒有人聯係你?”

“不知道,沒關係,報到那天應該就知道了吧。”陸嚴河說,“錄製結束以後,再過一個星期,我就要開學了。”

“嗯。”陳梓妍點頭,“馬上就要上大學了,很期待吧?”

陸嚴河眼睛亮閃閃的,點頭,“很期待。”

“振華是全國最頂尖的高校,你在去學校住宿之前,能夠先跟這麼多人一起同居幾天,也挺好的,提前適應同居生活。”

“我不是從四年前就開始適應了?”

“那你都適應得太習慣了,可以再適應一下跟陌生人開始同居了。”

陸嚴河笑了笑。

“對了,梓妍姐,我們準備回頭到大學城那邊租個房子。”陸嚴河說,“如果我在外麵有工作,回去得太晚,會影響到宿舍的同學,所以,到時候我估計我大部分時候還是會跟李治百和顏良一塊兒住的。”

“嘖嘖,行吧。”陳梓妍搖頭,感慨,“我倒要看看你們三個男人能夠同居多久。”

-

出發。

本來陸嚴河、顏良和李治百三個人準備坐在一台車上過去的,但是因為PD們說要在車上繼續做備采,拍攝一些素材,所以,他們最終還是按照節目組的安排,每個人上了一輛車。

陳梓妍和周平安就送他們到上車,沒有再跟著一塊兒上來。

按照節目組的要求,在拍攝的這五天時間裡,藝人們可以正常地人際交往,活動,但不能夠被經紀團隊全程跟著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陳梓妍和周平安兩個人都要給他們準備服裝的原因。

畢竟是錄節目,再真人秀,也是秀,藝人不能形象不好地出鏡。

要是真穿大褲衩、光膀子錄一整期,彆的不說,被其他人一比,肯定顯得寒酸、不尊重觀眾。

在車上,陳墨問陸嚴河:“嚴河,你正在做的那本雜誌圖書怎麼樣了?”

陸嚴河馬上說:“稿子已經收得差不多了,第一次設計稿也出來了,預計能夠在下個月跟大家見麵吧。”

陳墨點點頭,問:“很多人可能都很好奇你為什麼會想要做這樣一本書,你之前說過,是因為你讀書的時候,很喜歡讀雜誌,也夢想過要做一本雜誌,那我們都很好奇,這本書做出來以後,是會像做雜誌一樣把它做成一個係列,定期出版新的,還是?”

“那要看第一本的反響了。”陸嚴河說,“要是大家都覺得做得很爛,我們堅持做第二本、第三本,也沒有什麼意義。”

陳墨點點頭,問:“那這一次做這本書,你有邀請到圈內的好友幫你嗎?”

“有啊,不過現在暫時先不透露有哪些人了,先給大家保留一個驚喜吧。”陸嚴河說,“等書正式出來以後,大家就知道了。”

陳墨問:“從六月份你高考畢業之後,你的公開活動大部分都有著文藝青年的特征,比如直播讀書活動,參加出版社的書市活動,還有城市紀錄片《城市遊記》,再到做雜誌書,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你理解成是一個真正的文藝青年?”

陸嚴河馬上搖頭,說:“那肯定不是,大家認識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我是一個藝人,文藝青年……嗯,怎麼說呢?如果大家對文藝青年的定義寬泛的話,我可能可以挨上一點邊,但如果以我自己對文藝青年的定義,我覺得我肯定不夠格,隻能說,我對偏向於這一類的事情和東西更感興趣,這是我自己的個人愛好,不代表我真的每天都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我也沒有做到。”

陳墨說:“但是你能夠堅持讀書,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時代,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

“那隻是因為我才十九歲,我是一個剛高考完的高中生,在我的身邊,我大部分同學都是很愛讀書的,我還有一個同學明明高考完了,這個夏天還在備戰一個全國性的翻譯賽事呢,也是純粹源於她自己的愛好。”陸嚴河說,“說不定等四五年之後,我也不愛讀書了,這都說不好。”

陳墨有些詫異地說:“你這麼理性的嗎?我真的很少看到一個十九歲的小孩這麼理性的,你甚至認為你四五年之後都可能不愛讀書了?”

陸嚴河趕緊說:“其實也不是,我就是不太習慣聽到大家誇獎我,我會下意識地否認,被大家誇獎,大部分時候,我都會覺得不自在。”

“為什麼?”

“不知道,但好像性格天生就是這樣。”陸嚴河說。

“那你是一個不自信的人嗎?”

“我覺得我自己還是挺自信的,就我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我肯定是自信的。”

“那為什麼會不習慣被大家誇獎?”

“我也不知道。”陸嚴河搖頭,“所以我很羨慕李治百,我也很希望能夠像他那樣,我覺得像他那樣麵對彆人的誇獎能夠大方自信地接受的人,太牛了,我真希望我有一天也能這樣。”

陳墨笑了起來。

“你們幾個人的關係真的很好。”

“那是當然了,我們從十五六歲就認識了。”陸嚴河說。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猶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