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文藝片(2 / 2)

擇日走紅 宋不留春 20983 字 2個月前

苗月說:我要見一個製片人,想請你陪我一下,他要買我一本的電影改編權,但我之前沒有相關的經驗,怕被騙。

陸嚴河馬上回了一個好字。

苗月既是他的同學,也是給《跳起來》寫稿的作者,於情於理,在苗月向他表達請求以後,他都要接受。

他又說:不過我對這件事也不是特彆了解,你的編輯呢?

苗月說:我沒有簽公司,我的編輯也不負責這些事情。

跟劉家鎮和明音這樣直接跟江印出版社簽了合作協議的作家不一樣,苗月雖然出過兩本書了,但也隻是簽的書約,而不是人約。

苗月當時也隻跟出版社簽了實體出版的合約,其他的版權都在她自己手上。

陸嚴河想了想,說:我們有一個學姐,徐明月,現在在江印出版社實習,她對這一塊兒應該還是比我們更了解,不如請她一起?

苗月:我不認識她,你能幫我請到她嗎?

陸嚴河:我問一問。

沒想到徐明月一口答應了。

徐明月說:苗月還沒有簽出版公司嗎?

陸嚴河說是的。

陸嚴河猜徐明月可能是動了想要把苗月簽到江印出版社去的心思了。

不過,徐明月現在也隻是一個實習生,她應該沒有這樣的權限才對,還得找帶她的許小茵。

雨下到十一點半左右就停了。

陸嚴河跟她們在學校的東門碰麵。

苗月叫了一輛網約車,載他們去餐廳。

“學姐,嚴河,今天麻煩你們了。”苗月說。

徐明月說:“這麻煩什麼,都是一個學院的同學,能幫上的忙當然幫,不過,苗月,我聽說你媽媽就是作家,在這方麵你媽媽不幫你掌掌眼嗎?”

苗月搖頭,說:“我媽媽一直是寫傳統文學的,要說實體出版、文學評論那一塊兒,我媽還認識不少人,但要說到影視改編,她比我還不了解。”

徐明月問:“約你的製片人叫什麼名字?是哪家公司的?”

“劉畢戈,龍岩影業的。”苗月說,“我的都出版了有三年了,突然聯係我,問我影視版權還在不在我手裡。”

“能夠賣版權是一件好事。”徐明月說,“既能二次促進你這本書的銷量,提高你的知名度,還能夠賺一筆改編費。”

苗月點頭,說:“是啊,我也很想賣,但從來沒有人找過,確實也不是很暢銷就是了,總共就賣了一萬五千本。”

“叫什麼名字?什麼題材?”

“《暮春》,其實就是幾個高一的學生在暑假補習班認識以後發生的一些故事。”苗月說,“也沒有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就是一些日常的小故事,完全取材於我當年上補習班遇到的那幾個人。”

“有談戀愛嗎?”

“沒有。”苗月說,“那個時候誰敢談戀愛啊。”

“那也不是當下比較熱門的改編題材啊。”徐明月問,“網上應該能夠看到這本書的介紹吧?”

苗月點頭,“有。”

徐明月馬上用手機上網查了一下。

當時出版社給這本書的介紹是“一個轉瞬即逝的夏天,一群青春迷惘的少年”。

???

徐明月看到這行字,都懵了。

還有出版社能這麼敷衍地寫文案的?這樣的書能賣得出去才怪!

再一看出版社,都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出版社,徐明月都沒有聽說過。

徐明月差一點直接問苗月,為什麼要在這樣的出版社出書——好險,話到嘴邊,總算還是忍住了,沒有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來。

因為沒有讀過原著的內容,徐明月現在還不好說,這本書的改編前景怎麼樣。

但是按照苗月所說的,這本並不是那種情節性很強的,一般也不太受改編的青睞。

不過今天也隻是聊一聊而已,不用做任何決定,壓力並不大。

-

他們到的時候,劉畢戈已經到了,餐廳是他訂的,當陸嚴河跟著苗月一塊兒進來的時候,劉畢戈看到陸嚴河,顯然先愣了一下。

劉畢戈並不知道陸嚴河今天會過來,這有點出乎意料。

苗月一進門就解釋:“劉製片,我帶了我兩個同學過來,沒關係吧?”

這樣一問,也隻是緩解劉畢戈的詫異和不解而已。

苗月就是為了讓劉畢戈沒有拒絕的餘地,才沒有提前告訴他。

劉畢戈笑著擺了擺手,說:“沒關係,請坐。”

他笑著點了下頭,說:“我想起來了,你也在振華讀書,你們是同學。”

他這話是對陸嚴河說的。

“您好。”陸嚴河禮貌地打招呼。

劉畢戈起身,拿水壺給他們三個人倒水。

幾個人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說“我們自己來”,但是劉畢戈仍然堅持給他們把水給倒上了,才放下水壺。

“彆客氣。”

這時,服務員敲門進來,上菜。

劉畢戈說:“我們邊吃邊聊吧,這家餐廳是一個朋友帶我來過,她也跟你們一樣,還在上學,總說我平時吃的東西不是你們年輕人愛吃的。”

“您也才……三十歲左右吧?”苗月遲疑地問。

劉畢戈長得就是三十歲左右的樣子,相貌仍然年輕,如果不是身上有成熟的氣場,穿襯衣西褲,換個年輕點的發型,說他是個大學生也不過分。

他點了點頭,說:“三十二了。”

“看不出來啊。”徐明月說,“不都說演藝圈是一個很操勞的地方嗎?在你身上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

劉畢戈笑了笑,說:“那可能是我比較閒,不夠忙,壓力也不夠大。”

“怎麼會。”徐明月一下不知道該怎麼接了。

但劉畢戈已經自己接上了,說:“不過我確實也是剛從海外回來不久,以前都在法國待著。”

“嗯?”

“我在法國學的電影,畢業後就一直在那邊當助理。”劉畢戈說,“我去年回國,加入了龍岩影業,也沒有乾什麼正經活兒,一直在找項目,找了很久,我那個朋友給我推薦了你這本。”

苗月很不好意思的樣子,說:“《暮春》是我高二的時候寫的,不是很成熟。”

劉畢戈卻說:“寫得很好,我很喜歡,所以聯係了你,想要談一下電影改編的事情。”

苗月點了下頭。

“你考慮過把它改編成電影嗎?”劉畢戈問苗月。

苗月:“我當然有想過,不過確實也沒有人找過我,這本的出版方當初也給一些影視公司推薦過,但因為主線不是很明顯,大部分都是日常,所以沒有公司想要拍。”

劉畢戈點頭,說:“它確實不是一個商業電影的好故事。”

“那——”苗月露出疑惑之色。

徐明月知道這個時候苗月是遲疑了,或許是有些話不好由她問出口,或許是不知道劉畢戈的意思,這段時間,徐明月跟著許小茵一塊兒見識了很多人、很多事,自忖是他們幾個人裡最有經驗的,於是撿起了話頭,說:“劉製片,那你是想要把這本改編成一個什麼樣的電影呢?”

“暫時沒有想好。”劉畢戈淡然自若地說,“但肯定沒辦法指望上院線賺錢。”

“既然都沒辦法指望賺錢,那為什麼你想要把它開發成一部電影?”徐明月有些疑惑地問。

“我隻是說,它沒辦法指望上院線賺錢,以我的觀察,目前國內的院線幾乎沒有這種類型的生存土壤。”劉畢戈說,“隻能做成小成本的文藝片,走這一條路子。至於我為什麼想要把它開發成一部電影,其實理由已經說過了,我喜歡這本,而我正好要找一個項目來做,所以就看中了它。”

小成本的文藝片?

他們三個人在來之前,還真沒有往這個方向想過。

劉畢戈說:“反正今天隻是聊一聊,不用急著現在做決定,我也得把我能夠給出來的條件說了,五年內,獨家電影拍攝權,授權金15萬元,這是我能夠給出的條件,當然,最後是以龍岩影業來簽合同,獨家電影拍攝權也是歸龍岩所有。”

苗月露出了驚訝之色。

“15萬元?”

“這個價格跟市場價格比起來,低了不少。”徐明月直接說道。

“確實,我也知道現在IP流行,一般的版權價格都到了上百萬,但我剛才也說了,那都是商業題材的改編,跟《暮春》的情況不太適用。”劉畢戈說,“苗月,如果你願意授權給我的話,我再去找編劇改編成劇本,找導演,建拍攝班底。”

苗月有些猶豫和遲疑。

眼下當然是沒有辦法馬上做決定的。

陸嚴河便問了一句:“劉製片,我可以問一個問題嗎?”

“請問。”

“如果你把《暮春》改編成電影,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目標嗎?”陸嚴河說,“我知道它是文藝片,沒辦法以賺錢為目的,要是為了賺錢你肯定也不用來做文藝片了,但除了這個,對於這部電影,你會有什麼期望嗎?”

劉畢戈笑了笑,“我當然希望它能夠在國際頂尖的電影節上有所斬獲,不過,這種口頭上說一說的期望都沒有什麼意義,要看它最後能拍成什麼樣子,如果拍得不錯,我就去找一找我之前在法國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許能走國際電影節的路子也不錯。”

劉畢戈給陸嚴河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他舉手投足之間都很有風範,也很講禮儀,但是在他言語之間,似乎又透著一股漫不經心的散漫,好像就算最後沒有拿到苗月的授權也沒有關係。

也許對他來說,《暮春》隻是眾多選擇中的一項。拿到了授權就做,沒拿到授權就不做。

劉畢戈忽然看向陸嚴河,問:“你會考慮演文藝片?”

“文藝片?你是指《暮春》嗎?”陸嚴河下意識地就反問了。

“我不是單指這一個片子,隻是閒聊。”劉畢戈說,“這段時間我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你的名字,你很紅,但似乎現在當紅演員們跟文藝片之間的壁壘很厚,很難看到一個當紅的演員去演文藝片。”

陸嚴河沉吟片刻,說:“如果是我喜歡的劇本,我會演吧。”

“不擔心文藝片票房不佳,對你造成負麵影響嗎?”劉畢戈忽然很有針對性地問,問完,他又解釋,“我回國後這一天,參與了幾個項目,基本上都是文藝片,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隻要是沒有出過代表作的導演,哪怕演員在讀劇本的時候再喜歡,最後也會拒絕掉,一問原因當然各種都有,但實際上都是顧慮片子票房不好,背上一個票房毒藥的稱號,一般隻有不太紅的演員,才會願意接演。”

陸嚴河:“我也還沒有演過主角,沒考慮過這些方麵,不過對我來說,其實我也算不上多紅,都是虛的,大家關注我,未必是多麼喜歡我,我的負擔並沒有那麼大。”

劉畢戈點了點頭,“很多演員在跟我聊的時候,也都是像你一樣這麼跟我說的,不過最後在做決定的時候,還是拒絕了。”

他的神色忽然間有些意興闌珊。

“這是最讓我迷惑的一個地方,為什麼無法直接說真話呢?”

“未必是跟你說假話,隻是市場很大,選擇很多,他們跟你說願意演的時候是真話,做決定的時候,可能有彆的選擇,也可能自己做不了決定,公司和經紀人不同意接。”陸嚴河說,“如果你覺得我口是心非的話,要是有適合我的劇本,你想找我,就給我送劇本,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說真話了。”

劉畢戈略有些驚訝地看了陸嚴河一眼,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回答。

-

跟劉畢戈聊完以後,返程路上,徐明月有些擔心地說:“我怎麼覺得劉畢戈有點不太靠譜呢?我也跟製片人以及影視公司其他人打過不少交道,雖然說人是形形色色、各不一樣的,但是沒有一個像他那麼……看上去那麼散漫的。”

“也許跟他是從法國回來的有關的。”苗月輕笑了一聲。

“你怎麼想呢?”徐明月問苗月,“他開15萬元的價格,確實不高,但對一部文藝片電影來說,又說得過去,不能說他是在故意給低價。”

苗月說:“我要回去認真地想一想,錢……反正如果他不買的話,也沒有彆人買,我也不考慮這個了。”

“那你現在考慮的主要是什麼?”徐明月問。

“想先去打聽一下劉畢戈是什麼樣的人。”苗月說,“怕遇到騙子,也怕有什麼坑,如果不是的話,這是一個機會,我還是想要把我的書改編成電影的。”

徐明月點點頭,說:“我也通過出版社的關係幫你打聽一下。”

她看向坐在副駕駛的陸嚴河,後者轉頭看著窗外,似乎是在思考什麼,怔怔發呆。

“嚴河,你在想什麼?”徐明月問。

陸嚴河回過神來,說:“我在思考他剛才跟我說的、關於文藝片的話。”

“他要是真的給你送了劇本呢?”

“那就看劇本唄。”陸嚴河笑著說,“隻是你們都知道的,我得有很多課要上,在演戲跟上學之間,我這幾年肯定是優先上學的,我經紀人都說,以後多給我找配角,主角戲先不考慮了,實在是沒有辦法抽出那麼多的時間去拍。”

“如果隻是拍電影的話,應該不太需要多少拍攝時間吧?”徐明月問。

“也不是,再短也是需要一兩個月的。”陸嚴河說。

這時,剛剛添加為好友的劉畢戈忽然給他發來消息:劉畢戈,龍岩影業。

陸嚴河保存備注。

這時,陳梓妍發來一條消息:《黃金時代》今天發布劇照,你要配合劇組一起在社交平台上發一下你的劇照。

後麵就跟著一張劇組製作好的宣傳劇照。

是陸嚴河從教室前門走進來那一刹那,他的五官線條都呈現出清雋舒朗的少年氣質,金黃色的陽光在他身後綻放,他的眼睛明朗,如朝陽,如清風,如春融雪消的初晨。

人物旁邊是一排豎字:陸嚴河飾姚玉安。

陸嚴河驚喜地點開大圖,心中驚歎了一聲。

他回複:好!

他又問:是現在發嗎?

陳梓妍說:等會兒晚上八點,一起發,你設置一下定時。

陸嚴河馬上去設置好了。

陳梓妍:劇照的質感很不錯。

陸嚴河:瘋狂點頭。

陳梓妍:劇照裡你的感覺跟你平時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導演真的會抓你的一些細節,你那個眼神,很可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