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另一種玩法(七千字更新)(2 / 2)

擇日走紅 宋不留春 14814 字 2個月前

“沒關係,作品很快就會來的。”陳梓妍說。

她低頭看了一眼時間,“不行,我得走了,我還約了人見麵。”

“行,那下次再聊。”盧慶珍點頭,回公司。

陳梓妍轉場,去了附近一家書店。

因為提前了十分鐘到,她先逛了逛書店,看到一本名叫《我在上東區做家教》的書,覺得挺有意思,就拿去結賬,正好碰到兩個穿校服的女生問:“老板,還有《跳起來》嗎?”

老板說:“有,就在那兒。”

兩個女生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滿臉開心地過去了。

陳梓妍有些驚訝,問:“《跳起來》現在還賣得這麼好嗎?”

“賣得還可以,雖然沒有一開始那麼火爆了,但每天都有人來買。”收銀員看了陳梓妍手中這本書一眼,問:“你手上這本也有很多人來買。”

“哦,是嗎?我剛才在書架上隨便看了看,覺得有意思,就想買一本。”陳梓妍交給她結賬,“再幫我下單一杯美式。”

“好的。”

陳梓妍去了休息區,找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下。

撕開塑料封皮,邊讀邊等人。

沒一會兒,劉畢戈就來了。

“嗨。”劉畢戈跟她打招呼。

陳梓妍站起來,跟他握了握手,說:“你喝什麼?”

劉畢戈:“我剛喝了咖啡,不用了。”

劉畢戈在陳梓妍對麵坐下來。

“久聞大名。”劉畢戈說。

陳梓妍笑了笑,擺擺手,“劉製片是去年回國的?”

“是的。”劉畢戈點頭。

陳梓妍說:“商永周跟我提起過,他在法國參加電影節的時候,認識了你,是吧?”

劉畢戈點頭,笑了起來,“你也認識商永周嗎?”

“我之前是他的經紀人。”陳梓妍解釋,“很不巧,本來去法國的那幾次我都要陪他一起去的,結果因為種種意外,都沒有去成,否則我們早就認識了。”

“我在那邊也隻是一個拍攝助理。”劉畢戈說,“現在認識也不晚,還是有緣分,現在又因為陸嚴河認識了。”

“是啊,嚴河跟我說,你給他送了一個劇本,我還很驚訝,我必須要承認,嚴河現在作為演員還並不是很受認可,畢竟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任何作品跟大家見麵。”

劉畢戈說:“我也是機緣巧合見了他一麵,覺得合適。”

“聽說了,你是想要改編他同學的一部?”

“是,這兩天已經談得差不多了。”劉畢戈說,“《寧小姐》並非我主導的項目,是我的朋友賀函做的,不過因為劇本是我們兩個人一塊兒寫的,我也在幫他做這個,陸嚴河的材料我已經發給他了,他現在還在法國。”

陳梓妍點頭,問:“你們這部電影打算在國內上映嗎?”

“當然,我們畢竟拍的是一部華語電影,不是英語電影。”劉畢戈說,“我現在正在龍岩影業掛著職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國內的投資方和發行方都會由龍岩影業負責。”

“噢,是嗎?那還真是巧,我正好跟黃總和黃太都是朋友。”陳梓妍露出驚喜的笑容,“不過這種獨立電影,一般不是龍岩會做的電影類型,現在也開始關注這個類型了嗎?”

劉畢戈說:“主要是因為現在全球流媒體對傳統影視行業的衝擊,龍岩影業也準備為國際流媒體製作相應的內容了,所以也找到了我,願意幫我製作獨立電影。”

像《寧小姐》這樣的作品,放在院線上映,除非是拿了大獎,否則很難靠院線票房收回成本。在國外也是一樣,以前都是主要靠各國的版權賺錢。現在流媒體的出現,也讓很多的藝術電影有了生存空間,流媒體的玩法跟院線票房是不一樣的。

“但其實,也不算獨立電影了。”劉畢戈又說,“本身獨立電影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跟大電影公司的製片人製度所區彆的電影,或者說,作者型導演電影更為準確一些。畢竟龍岩影業怎麼也不能說是一個獨立電影製作公司。”

“嗯。”陳梓妍點頭,“《寧小姐》在海外是準備在流媒體上線?”

劉畢戈點頭,說:“除了我們國內,以及法國幾個特定的地區,其他地區應該都會在流媒體上映,要不然,肯定沒有流媒體願意提供製作資金的。”

“不是說找龍岩提供嗎?”

“也沒辦法全部由他們提供。”劉畢戈說,“一個方麵是全部由龍岩提供,風險比較大,儘管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不會很高,但也至少要千萬左右,另一個方麵是我們想要拉上海外比較有實力的流媒體投資,這樣也能幫助我們這部電影在海外的宣傳。”

陳梓妍明白這其中的差彆,點了點頭。

“女主角定了嗎?”陳梓妍問。

劉畢戈搖頭,說:“還沒有,也還在找。”

陳梓妍說:“會組織試鏡嗎?還是?”

劉畢戈說:“如果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就會組織試鏡。”

陳梓妍說:“我聽嚴河關於這個劇本的介紹,覺得我帶的另一個女演員是合適的,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她。”

劉畢戈有些意外。

他沒想到陳梓妍今天竟然還給他推薦了一個演員。

“溫明蘭,你可能在網上看到她的消息了。”陳梓妍說,“請相信我,網上那些關於她不敬業的消息,絕對是不實消息。”

劉畢戈確實聽說了這個名字。

“好,那我回頭去看看她的資料。”他說。

陳梓妍卻直接拿出了一個U盤,說:“這裡麵是她的資料,有一個她過去表演經曆的集錦。”

劉畢戈吃驚不已,“果然是經紀人啊。”

陳梓妍:“沒有辦法,為了自己的演員,必須隨時準備好將她推薦給你們。”

劉畢戈好奇地問:“那嚴河也有這樣的資料嗎?”

陳梓妍點頭:“有,雖然嚴河目前暫時還沒有作品正式跟大家見麵,但已經拍了一部《黃金時代》,我也跟劇組要了一些素材,做了一個資料。”

劉畢戈問:“可以給我一份嗎?我也需要跟賀函介紹陸嚴河。”

陳梓妍:“當然。”

-

對於《三岔口》關於溫明蘭的指責,陳梓妍隻回複了四個字:一派胡言。

同時,在這個時候,網絡很多論壇上都冒出了關於《三岔口》劇組目前拍攝現狀的一些爆料。

比如拖欠群演的工資,比如拍攝現場很混亂,管理非常糟糕,效率低。

這些消息或真或假,但是卻給《三岔口》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比如這部戲的投資方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

因為這部戲最近惹出的風波,導致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頗受影響。

他們紛紛派出了調查人員進入劇組。

這一查,還真查出了一些問題——本身任何一個劇組都不可能沒有問題。

但這個問題有些“家醜不可外揚”的意思。劇組的很多支出,都存在明顯問題。比如女主角的一雙手套,竟然造價為2.4萬元。這隻是其中一個例子,很多方麵都顯示,劇組中飽私囊了很多經費。

資金的問題是一大問題,更糟糕的問題也被發現了,很多人都反應,導演大部分時候都不在現場,很多戲都是副導演來拍的,到目前為止,拍攝進度遠遠低於預期,一測算,如果要正常拍攝完這部戲,至少還要再追加三千萬的投資。

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在知道這些問題之後,都震驚了。很多導演借著一個個項目瞎搞、瘋狂撈錢,這事情在業內屢見不鮮,但是像《三岔口》這樣搞成這個樣子的,還真是少見。如果不是溫明蘭的事情爆發出來,引來他們對劇組的調查,這些問題可能都要到中後期資金不足,開始問他們追加資金的時候才能發現,到那個時候,上億的成本都投入進去了,怎麼可能不去追加那三千萬,那豈不是要爛在自己手裡?很多時候,投資方就是這樣騎虎難下,不得不“憋屈”地追加資金。

就在網絡上還有很多人對溫明蘭和《三岔口》劇組的爭端爭執不休的時候,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突然發布聯合聲明,因為《三岔口》劇組管理不當,將更換此項目的製片人和導演,引起全網一片嘩然。

-

“陳梓妍的能量這麼恐怖嗎?”連蒙粒在看到這個新聞後,都感到錯愕,“竟然直接把製片人和導演都給換了。”

蒙粒的經紀人李霞馬上搖頭,說:“她的能量再大也不可能直接把一個投資上億的項目的製片人和導演都換掉,溫明蘭都已經離開劇組了,肯定是這個項目本身出問題了,否則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不可能做出這種自斷手臂的事情的,都拍了一個多月了,這個時候突然換製片人和導演。”

“會是出什麼問題了?”蒙粒問。

“誰知道呢,也許是私吞經費。”李霞對影視圈這些彎彎繞繞顯然很清楚,“這下周麗娜要被看笑話了。”

-

蒙粒和李霞的對話隻是影視圈對於這件事的一個縮影。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三岔口》的事情了。

而這一行也難有不透風的牆,《三岔口》的製片人和導演私吞製作經費的事情很快也傳了出來。

陳梓妍和陸嚴河幾乎是同一時間知道的。

而陸嚴河之所以會幾乎跟陳梓妍同一時間知道,還是因為劉畢戈的關係。

劉畢戈來找陸嚴河,恰好劉畢戈聽說了這件事,就告訴了他。

劉畢戈說:“真的牛,據說兩個人一口氣吞了三千萬。”

“這麼多?”陸嚴河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可不是,造價離譜不說,似乎還跟周麗娜的經紀人簽了陰陽合同,通過跟冰原視頻和探險家影業虛報片酬,三個人分了一千五百萬的片酬,周麗娜自己都被蒙在鼓裡。”

陸嚴河震驚不已。

“嘖嘖。”劉畢戈感慨,“還是他們會玩。”

陸嚴河問:“那這種情況怎麼辦?”

“逼他們還錢,否則就報警咯。”劉畢戈說,“這事要是沒發現就算了,都發現了,不乖乖把錢吐出來,黑的白的,都各種辦法對付他們。”

陸嚴河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有點被驚訝到。

劉畢戈:“估計他們幾個要恨死溫明蘭了,如果不是溫明蘭的事情,他們做這些事情也不會曝光。”

“中間吞了這麼多錢都不會曝光?”

“做賬嘛,這麼大一個劇組,太容易做賬了,把賬做漂亮了,戲拍出來了,誰能追究他們?”劉畢戈說,“國內的影視項目是真不缺錢,反正隻要項目能做出來,大概率都是賺錢的,又不是電影,電影是靠票房明碼標價,劇集完全是另一種玩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