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首映和首日票房(2 / 2)

擇日走紅 宋不留春 16791 字 2個月前

陳思琦發了一條微博,說:本來不想花這麼大的力氣幫一部並非陸嚴河主演的電影做宣傳,但他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即使這部電影不是以他為主角,但他卻會以參加了這部電影的拍攝而感到榮耀,這值得我們這麼做。

《三山》的首日票房在各方的助力下,賣出了1927萬的成績,加上之前點映的86萬,首日票房突破了兩千萬,遠高於專業票房預測機構給出的1050萬的預測數字。

陸嚴河這個時候才發了一張官方製作的首日票房破兩千萬的賀圖,說:謝謝。

很多粉絲都遙相慶賀。

不過,卻也有一些黑粉冷嘲熱諷,笑話陸嚴河這部聲勢浩大的電影,最後首日票房隻有2000萬,甚至還沒有上周五上映的一部老片高。

陸嚴河沒有說什麼。

粉絲們倒是很憤怒地反擊,強調這對於一部文藝片來說,是多麼好的票房成績。

翌日,周六。

票房預售數字和漲勢不明顯。

到下午三點,日票房才將將過了一千萬。

看樣子周六的票房要比周五還要低一些。

這個票房數字讓更多黑子們找到了攻擊點,繼而又開始說陸嚴河的粉絲戰鬥力不持久,次日票房就見頹勢。

一般來說,周六的票房都要比周五高很多。

陸嚴河他們自己其實也覺得奇怪。

不過,經過專業票房數據機構的研究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昨天的票房主要是依靠陸嚴河的粉絲觀影才達到了那樣一個數字,今天失去了這一部分觀眾,才顯露出這部電影真實的市場情況。

這個數據分析在業內流傳開來,一方麵惋惜這部電影終究沒有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績,另一方麵卻又為陸嚴河帶票房的能力感到驚訝。

一部非他主演的電影,首日票房卻主要依靠他撐起來。

這太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置信。

隻是客串十分鐘的電影都能有這樣的成績,那到陸嚴河主演的電影時,會是怎麼樣?

很多人的腦海中都下意識地浮現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最終,《三山》在周六的票房定格在1530萬,總票房突破3500萬元。

這已經是王重導演電影在國內票房最好的成績了。

電影票房有望突破五千萬,令三河都感到驚喜。

他們原本都有些放棄了。

上映之前鬨出了那麼多的幺蛾子,陸嚴河和王重紛紛不配合他們的宣傳策略,讓他們無計可施,互相打臉,口碑都差了。

沒想到。

業內懂行的人為這樣一個數字感到驚喜。

但不懂行的人卻都煞有其事地去議論陸嚴河的紅,到底是不是虛紅。

“簡直是個笑話,之前那個架勢仿佛都是天皇巨星了,沒想到電影一上映就現出原形,票房可能都破不了六千萬。文藝片怎麼了?文藝片才是最考驗演員扛票房能力的。”鬱江發聲諷刺,“這麼多人幫忙宣傳,又是據說是國內銷量最高的雜誌配合舉辦征文活動,又是最高學府做導演論壇,還以為能做出怎麼樣的票房呢,要是彆的電影有這樣的助力,首日就破億了吧。”

陳思琦轉發她的微博,說:“論一個人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可以有多大——咱們國內文藝片的首日票房記錄都還是張海洲導演保持的,首日8420萬,你破哪門子的億?破你看不得彆人好、嫉妒得像酸黃瓜一樣散發酸臭的億嗎?”

一群人在陳思琦微博下麵刷:

——姐姐66666!

——就喜歡看姐姐噴這個老巫婆。

——我真的想知道,你們到底是跟鬱江老師結了多大的仇怨,讓她一直盯著你們不放?

……

這時,《電影江湖》雜誌披露了一個數據,《三山》的製作成本隻有1700萬,宣發成本隻有300萬,加起來總共2000萬,早在國內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靠海外版權銷售實現盈利,現在院線票房的銷售是純賺。

陳思琦在評論區@鬱江:“鬱老師,您作品改編的電影有這樣的成績嗎?哦,對不起,我忘了,你的作品還沒有被改編成電影過,都不知道電影到底是什麼玩法呢,難怪你隻能外行看熱鬨,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鬱江看到陳思琦@她說的這段話,氣得差點把手機給摔了。

“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怎麼說話這麼刻薄、惡毒?”鬱江的朋友金惠秀看到鬱江即將爆發的怒氣,馬上說了一句。

鬱江冷笑一聲,說:“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才是真的沒有禮貌,也沒有家教。”

“唉,這你也彆怪她,畢竟從小就沒有親生母親在她身邊管教。”金惠秀說。

“嗯?”鬱江聞言,頓時愣了一愣,問:“金姐姐,你認識她嗎?”

“我不認識她,隻是聽說過,她家跟我老公生意上有交集。”金惠秀笑了笑,說:“之前我還跟她那個繼母見過一麵,是個慣會演戲的人,你知道,我是最煩這種人了,所以見過一麵之後就沒有交集了。”

鬱江笑了笑,說:“金姐姐,我也最煩這種人,可是每次我都要被這個女孩子給諷刺,想想就生氣,真想有個辦法治一治她才好。”

金惠秀看了她一眼,“你跟人家一個年輕小姑娘一般見識做什麼?她現在是春風得意,說話衝天衝地的,過幾年,碰到點釘子,脾氣就自然好了,會有人給她教訓吃的,你一個大作家伸這個手。”

“唉,金姐姐,我三番五次地被她挑釁,我這個火哪裡忍得住啊。”鬱江馬上說道。

金惠秀:“這我可幫不上你了。”

鬱江聞言,心頭瞬間一沉。

可是金惠秀還不是她能得罪的人,人家不能幫,她也不能甩臉。

“好吧,那我自己想辦法吧。”鬱江歎了口氣,作出無奈和可憐的樣子。

-

周日,《三山》的票房再次微跌,隻拿到1300萬的日票房,首周末票房達到4800萬元,差一點突破5000萬。

雖然這個數字放在整個電影市場不夠看,但《三山》照樣慶祝自己的。

每突破一千萬就要發一次慶賀海報。

這樣來看,《三山》已經是有希望在總票房上突破六千萬的。

這個數字足以讓業內震驚了。畢竟,這部電影的主演一個明星都沒有,製作成本都隻有一千七百萬。

陸嚴河也很高興,他對於票房多高並沒有具體的期待,隻希望參與的項目至少不要虧損賠本。

再怎麼追求藝術、追求理想,陸嚴河都不希望事情變成賠本賺吆喝。

王重都說過,人人都說他是一個藝術片導演,但是他每一部電影都非常認真地控製預算,恨不得把一塊錢掰成兩塊錢用,就為了回本壓力小一點,讓投資方多少能夠賺一點。

他不是那種拿到投資就隻顧著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完全不管投資方死活的導演。

幸好,他每一部電影的成本都不高,又能夠走國際版權銷售的路子,所以沒有讓投資方虧過本,基本上每一部電影都能靠著後續的長線版權收益盈利。隻是盈利不多而已。

《三山》是王重做導演以來,最賺錢的一部電影。

海外版權收益現在就達到了兩千萬,目前國內的院線票房又眼看著可以再賺個兩千萬。

加上視頻平台、電視台等各方麵的版權銷售,這部電影的預期收益竟然可以達到五千萬以上。

對於一部製片成本隻有一千七百萬的電影來說,屬於很高的盈利了。

業內的分析都將這部電影的成功歸功於王重在西圖耳電影節拿獎和陸嚴河的參演上。

因為《三山》這部電影在院線票房上的成功,讓王重導演也收獲了一批新的影迷。

他之前的電影在視頻平台上也迎來了一波新的觀眾,為他帶去了新的收入分成。

就在這個時候,陸嚴河收到了一筆來自陳嶺打來的獎金,總計五百萬。

陸嚴河吃驚不已。

陳梓妍一聽,更是驚訝。

“雖然這部電影的收益差不多有五千萬,但真要拿到這麼多錢,回款估計都要陸陸續續半年時間,而且,大頭還要分給三河他們,陳嶺和王重的製片公司拿不到一半。”陳梓妍說,“他們可真夠大方的。”

陸嚴河說:“梓妍姐,我們要不要把這筆錢退回去?”

“那就不用了,這也是你應得的,沒有你,哪能賣這麼高的票房。”陳梓妍說。

“這筆獎金……是不是要跟公司彙報一下?分成?”

“其實你自己拿著不說,也沒有人說什麼,但保險起見,為了以後不要多出一些麻煩事,我覺得還是跟公司按合同分了吧,反正以你每年賺的錢,現在跟公司的分賬已經是7:3了,你拿大頭。”

“行。”

陳梓妍之所以建議陸嚴河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後患。

獎金這種事,說到底也是片酬的補充,是因為出演這部電影得到的酬勞。

從陸嚴河跟公司簽的合同條款來說,屬於擦邊球地帶,可以被覆蓋在片酬及相關收益之中,也可以解釋為是製片公司的製片人和導演因為陸嚴河的個人表現而支付的合同之外的獎金,屬於私人性質。

陳梓妍覺得沒有必要去留下這個一個隱患,最主要的原因是陸嚴河現在很紅,眼看著未來會更紅,他跟星娛之間的合約是可以在一年之內重新談判、重新簽訂的,沒有必須這個時候去留一個話柄。

-

《三山》上映的次周,工作日,一天晚上,收工比較早,劉畢戈就招呼著大家去看《三山》。

陸嚴河就包了個場,請大家看這部電影。

之前因為拍戲的緣故,他們都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當大家看完這部電影以後,看向陸嚴河的表情都變了。

何晴晴第一個說:“陸嚴河,我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誇你是一個天才了,我跟你拍《暮春》,隻覺得你演得好,但沒有覺得你演得那麼好,你在《三山》裡的那十分鐘,把我弄得汗毛都起來了,你怎麼那麼能演。”

“我被打擊到了。”孔繁也瞠目結舌,說:“我難以相信,你拍這場戲竟然隻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陸嚴河:“好了好了,彆誇了。”

他臉上洋溢著笑容。

劉畢戈右手在陸嚴河的肩膀上拍了拍,說:“你這讓我壓力很大啊。”

陸嚴河“啊?”了一聲。

劉畢戈說:“看完《三山》,我覺得我對你的要求還是太低了,你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

“什麼意思?”

劉畢戈說:“以後你的戲,每一場都至少十條起步。”

“啊?”陸嚴河瞪大眼睛,“不是吧?”

劉畢戈點頭,一臉興奮,眼神都透露出狂熱,“你要在《暮春》中也拿出這種級彆的表演才行!”

陸嚴河:“……這可遇不可求啊。”

“你是在說《暮春》的劇本不行嗎?”劉畢戈問。

“完全是兩種風格。”

“但極致是一樣的。”劉畢戈說完,又看向嚴令羽他們幾個,“你們也是一樣的,你們想一想,也許在一年後的今天,你們就會在大銀幕上看到你們的表演了,你們希望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是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完這部電影,又希望他們對你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三山》的主角都是年輕人,跟你們差不多大,你們能給電影圈留下像他們一樣深刻的印象嗎?”

嚴令羽和孔繁他們幾個麵麵相覷,似乎信心不足。

劉畢戈認真地說:“相信我,我對你們的要求一點不比王重導演對他們的要求低,雖然我隻是一個新人導演,這是我第一次拍電影,但我知道什麼是好電影,我知道好電影是什麼樣子,我很明確地告訴你們,《暮春》一定是一部會載入影史的電影,你們演成什麼樣子,你們就會以什麼樣子載入影史。”

劉畢戈的話擲地有聲。

陸嚴河都想問是不是有點誇張了,可看到劉畢戈眼睛裡堅定的光,他又知趣地閉上了嘴。

這一刻,是劉畢戈的導演時刻。

他作為演員,這個時候不捧場,什麼時候捧場?-

二更八千字,求月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