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破局之法(1 / 2)

第二十七章破局之法

書信不長,李承道很快就看完。

看完後,臉的神情有些變化。

將書信交給鄭元洲,李承道說道:

“母妃和幾個妹妹沒有被殺,這是喜事。

隻是信中說的聖旨分明是逆賊李世民的假詔,皇爺爺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派孤去幽州。

那逆賊憑什麼認為孤會乖乖奉旨行事?”

鄭繼伯隨手將書信放在桌子,道:

“觀音還活著,無非是李世民向我們鄭氏示好,不想徹底將我們鄭氏得罪死。

至於那封聖旨,卻是一個極其高明的陽謀。

再過幾天,宮裡的傳旨人員,就會帶著聖旨抵達滎陽。

屆時即便殿下知道聖旨是假的,但也不得不奉旨行事。”

李承道本就是個聰明人,隻是沒有鄭繼伯這種老狐狸老謀深算,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看破那道聖旨的背後用意。

現在經過鄭繼伯提點,稍作思考之後,瞬間明悟這個極其高明的陽謀。

他沉聲道:“孤知曉這聖旨是假的,朝廷文武百官也知道這聖旨是假的,但天下百姓不知道。

並且這聖旨的確是從宮內傳出來,麵還有玉璽印章。

唯一的差彆就在於,聖旨的旨意並非皇爺爺的旨意,而是逆賊李世民的旨意。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道代表著皇權的聖旨。

孤若是不去幽州,便是抗旨不尊。

並且還要被百姓詬病,經過李世民的宣傳,甚至還要往孤身烙下一個貪生怕死的烙印。

如此一來,孤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名譽,算是徹底毀掉了。

李世民可以又可以假借皇爺爺之名,名正言順廢除孤的太孫名分。

孤若奉旨前往幽州,將失去在滎陽發展壯大的大好機會。

可以說,無論孤如何選擇,最後的結果都對李世民有利。”

李承道心中倒吸了一口涼氣,不得不感歎古代謀士們的計策高明。

鄭繼伯臉色凝重道:“不隻是殿下所說的那樣。”

李承道抬頭看向鄭繼伯,問道:“莫非還要比孤說的更慘?”

鄭繼伯輕輕點頭,道:“抗旨不尊的結果,必然會丟失太孫名分。

而幽州乃李世民的地盤,他曾在幽州抵禦突厥數年,將幽州經營的固若金湯。

現今的幽州守將王君廊,便是他的嫡係心腹。

殿下若是趕赴幽州,強龍不壓地頭蛇,必會被那王君廊拿捏。

屆時不但無暇發展自身勢力,反而現有的這些兵力,都會被消耗在抵禦突厥的戰役當中。”

李承道聞言,眼睛瞬間瞪大。

這一箭雙雕之計,是打算徹底將他摁死在滎陽或者幽州?

李承道起身向鄭繼伯和鄭元洲作揖,道:

“請外祖父和舅舅指點,如此局麵,孤該如何處理?”

鄭繼伯一手捏著胡須,道:

“李世民這個陽謀,無論殿下如何選擇,都沒有好結果,獲利的都會是李世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