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在每日早晚都馬車擁堵的長安城官道街頭,便出現了奇異的一幕。
堂堂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尚書侍郎等等中樞要臣,在碰到交通擁堵的情況下,不慌不忙地從馬車裡取出一架兩輪車,然後下車騎著便走了。
這樣的一幕,頓時引起了無數長安城百姓以及朝中官員們的注意。
這幾位大人們騎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經過一番深入的了解和打探後,這個秘密終於被披露了出來。
那兩輪兒車,乃是當今天子發明的代步工具,名叫自行車,可以不用馬來拉車,隨時隨地騎著就能走。
這個發現一經過披露之後,便掀起了一波自行車的熱潮,無數官員們紛紛找上冶造局,想要購買這種自行車。
不僅僅是朝中官員,就連長安城中很多士子顯貴們,也紛紛通過各種方式求購自行車。
李承道得知後,並沒有禁止對外售賣,反而還十分鼓勵,並且讓冶造局標價五百兩銀子一輛,借此充實一下內庫。
五百兩銀子一輛自行車,著實是極貴了,但是有錢人最不缺的就是錢這東西,五百兩銀子又算的了什麼?
連當今天子、中樞重臣們都騎自行車,他們若還是乘坐馬車出行,那簡直太掉麵子了。
這可是關乎身份麵子的大事!
因此在短短一個月之內,自行車就狂賣一百多輛,而且還有高達六百多輛的訂單沒有完成。
一旦全部完成,單單賣自行車就能讓李承道賺個十多萬兩銀子,沒什麼比這來錢更快了。
然後整個長安有錢人的出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
原先達官顯貴們出行都是把馬車或者轎子弄得越豪華越好,才能彰顯身份。
現在若是再看到有人乘坐豪華馬車、轎子出行,旁人看到後隻會冷笑一聲“土包子”,然後騎著自行車慢悠悠地遠去。
一時之間,長安城的交通擁堵都因為自行車的出現而緩解了很多,路麵上除卻來往商隊的載貨馬車外,已經很少看見豪華私人馬車了,反倒是騎自行車的人有很多。
而借此機會,李承道也從中看到了商機,下令在城內專門成立大唐百貨商店,。
由戶部來負責經營,專門負責售賣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和冶造局研究出來的一些新奇玩意。
沒辦法,皇帝也缺錢啊。
每年稅收再多,那最終也是要收歸國庫的,皇帝名義上富有四海,但他能隨意動用的隻有自己內庫裡的錢財。
現在內庫還要供給冶造局經營發展,要是再不想辦法賺錢,他的小金庫很快就要空了。
堂堂一位皇帝居然缺錢,說出去恐怕都不會有人相信,但這居然是事實。
屬實有些慘。
……
自行車和百貨商店一事,隻不過是一個小插曲,沒過多久之後,一件真正牽動李承道的大事便降臨了。
那便是……泰山封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