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百家爭鳴(上)
李承道此前所以對儒法兩家以及其他學派子弟引發的混亂無動於衷,就是希望讓這件事變得更加熱鬨一點。
以此吸引諸子百家更多的在野的人才,乃至於大唐各地的人才。
而如今,各方人才懷揣著自己的思想,或主動或被動地來到長安,來到名為“英才甕”的一隻大缸中。
李承道的目的達到了。
至於接下來嘛,那就是掌握火候,將這些人給燉成鍋粥。
當日,李承道在太極殿中頒布了詔令。
“大唐百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朕深感其優。
然學在精而不在多,故擇十二家學術思想,編纂教材,選入大唐皇家學院。
此令一出後,百家子弟雀躍歡呼,仿佛就跟他們打了勝仗似的。
而賈侍中,便是這仲裁院的院長,除了陛下外唯一可以指揮那群暗影衛的存在,位極人臣。”
然後他便瞧見有一名儒雅隨和、氣度不凡的青衫文士正在五六名儒家子弟的簇擁下策馬而來。
聽了這話,季七禮麵露吃驚之色:“天子近臣,竟是法家門徒?.這、這可如何是好?”
季七禮抬起頭來,順著那人所指的方向看去。
他來自一偏僻的小地方,對於朝政之事不怎麼了解。
“還有尚書侍郎、右相房玄齡!”
而他當時一口應下了此事,畢竟他也是法家門徒。
他們各自帶著草席、乾糧,徒步到這片空地,像劃地盤似的劃出各自學派的勢力範圍。
話音剛落,附近便有儒家子弟寬慰道:季賢兄莫驚,我儒家子弟中,亦有陛下近”
他們一個個或閉不出,或與同道商議。
是的,就算是他清清楚楚看透整件事的背後,其實都是那位年輕的君主在推波助瀾。
看著一群法家門徒從麵前走過,在儒家子弟當中,有人低聲驚呼道。
賈詡得老老實實地、甚至於甘之若飴地,主動爬到碗裡去。
全部都打定主意需要拿下一個名額,最好是那四門主修科目之一。
看到這一幕,門下侍郎賈詡暗暗搖頭。
等他靠近儒家子弟們的聚集地後,那文士翻身下來,朝著迎過來的諸儒家子弟微微一笑,道:“來遲一步,抱歉。”
聽到這人的話,旁邊一人古怪地打量了他一眼,道:“賈侍中你都不知道?”
這種手段,令他感慨不已。
若天子近臣是法家的話,那他們儒家的勝出希望豈不是很渺茫。
這文士,正是長孫無忌!
“那不是為民請命的青天狄仁傑嗎?”
聽聞此言,有來自其他偏僻地方的儒家弟子好奇詢問道:“這賈詡何許人也?為何各位兄台對他如此忌憚?”
不過一想到自己,他又無奈自嘲一笑。
因為前一陣子,有以狄仁傑、刑部尚書為首的幾位法家的子弟來拜訪了他,懇請他幫襯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