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幾個矮胖矮胖的老人,個個衣領袖口上都繡著金龍。
“殿下,”旁邊的太師提醒,“是宗人府宗令和陳氏族老們。”
“原來是他們。”任寧了然。
事發突然,加上年事已高以及極少運動,一群陳氏族老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有些人甚至眼都直了。
好半晌過去,老宗令才平複氣息,連忙整理衣冠過來見禮。
“臣等見過殿下。”
任寧連忙伸手虛扶,“各位叔祖不必多禮。”
“說來慚愧,身為子侄,本王回京後該第一時間去給各位叔祖請安,然後到太廟給列祖列宗上香才是……”
老宗令不作聲,隻是退開一步。
他上上下下打量著任寧,突然轉身朝著太廟的方向深深行了一禮。
“陳氏列祖列宗在上,祺德無能,執掌宗人府半生,日思夜慮,唯恐皇族凋零。今列祖開眼列宗保佑,修寧認祖殿下歸宗,我陳氏後繼有人皇族進取有望。”
“叔祖……”
任寧剛想開口,然而老頭子卻是恍若未覺,繼續說下去。
“祺德風燭,暮暮垂矣,雖久不聞世事,但殿下文武之名,依舊響徹耳旁。”
“今日一見,果真如此,頗有太祖陛下之風範……”
咳。
旁邊有陳氏族老輕咳一聲,站了出來。
“宗令此言差矣,修寧何止頗有太祖陛下之風範,其文韜武略,簡直是太祖陛下再世。”
說到這,這族老滿臉的推祟。
“早些年我雲中曆劫,殿下曾以一已之力平息時疫之災,深受百姓愛戴;至於各大沙場,東至百濟西至西涼,南至南奉北到北狼,殿下更是馬上能戰馬下能謀。”
“隻要行軍,便打得敵軍聞風喪膽,望風而逃;隻要謀略,彈指間便能使百萬敵軍深陷囚牢,進入滅頂之頂。”
“此等文武雙全之天子,舉世難尋。相信在殿下的帶領下,我雲垂必定百姓安居樂業,江山永固,陳氏執掌萬年萬年萬萬年。”
說完,他又朝著太廟的方向深深行了個大禮。
至於任寧剛才提及“回京後沒及時到太廟上香”區區小禮,就此了過。
一行人又聊了幾句,這才進了養心殿。
此時的養心殿門窗大開,明亮通透,絲毫沒有長興帝臥病時的渾濁憋悶。
眾目睽睽下,老宗令打開後麵的庫房,很快捧出一個人頭大小沉甸甸的箱子。
箱子很普通,表麵除了兩個鑰匙洞外彆無一物,甚至沒刻有半絲花紋,但黑黝黝的看起去很堅固,非普通刀劍所能撬開。
“殿下,”老宗令小心翼翼把它送到任寧麵前,“這裡麵就是傳國玉璽了,得由你自己開啟。”
任寧點頭,取出太師給的那兩把鑰匙,分彆插出對應的孔裡。
輕輕一扭。
吧嗒。
箱子應聲而開,裡麵鋪滿上好的絲綢,護著中間那尊拳頭大小的龍型玉璽。
璽有一尺二寸長,二寸五分寬,呈狹長方形;印鈕是九寸長,一寸寬,七分厚,略呈橋形。
上麵的玉龍張牙舞爪,精致霸氣。
任寧深吸了口氣,將它取出來,翻過來一看,下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四個篆體大字。
宗人府宗令、太師任奕、錢良等各部尚書、錦麟衛統領杜自明,國子監祭酒還有老太監長祿紛紛過來察看。
半晌後眾人相互看了一眼,彎腰齊聲:“殿下,經臣等核察,傳國玉璽真實無恙,請啟用。”
“啟用!”
新帝入主,皇宮各殿通常要修繕一番。
住所而已,即使荒山野嶺任寧都能住得安穩,而且此時華陽郡還在打仗,因此任寧並不準備大興土木。
但隻要修繕,無論大小必定需要不短的時間,加之下月才是欽天監選定的登基吉日,於是任寧到晴雲宮拜訪了下生母晴貴妃,轉身又匆匆回了寧王府。(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