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再見張幼楚(2 / 2)

卻惹得張幼楚連忙低頭,雙頰緋紅。

殷啟在魯迅身旁坐下,秋瑾就忍不住讚歎道:“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民報三傑,竟然就是你們,我們起先還以為,你們應該都是飽讀詩書的中年人。”

陶成章有些慚愧道:“說來慚愧,這白話文運動是殷兄發起的,我們寫文章也是受他啟發很大,不過語言終究是記錄道理的,因此與文言文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殷詩詩更加震驚,這轟轟烈烈的白話文運動,竟然是自己二哥發起的!

若是宣傳出去,那必是一代文宗!

張幼楚則是滿眼異彩,又偷偷看向了殷啟。

“殷大哥,我們有個關於白話詩的問題,可否向你請教?”

這時,一個名為李穎的女子開口說道。

她注視著殷啟,眼神格外的明亮。

殷啟點頭道:“當然可以。”

李穎欣喜不已,連忙問道:“我想請教該如何寫好一首白話詩?”

“其實無論是白話詩,還是古詩詞,其出發點都是發乎於我們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殷啟款款而談,講述了不少寫詩技巧。

這些技巧可以增強白話詩感染力,亦或者讓詩句讀上去更加優美。

像前世他最討厭的斷行,則完全沒有說。

他前世最討厭斷行詩,兩三句完整的話,硬是斷成了十幾句,然後就美其名曰這就是首現代詩,簡直不知所謂。

其實,真正好的詩並不需要什麼技巧,隻需要能夠觸動人靈魂的情感。

比如說顧城的《一代人》,全詩就兩句話: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沒有任何技巧,也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語。

但卻震撼人心,指引了一代人。

有了開頭,接下來眾人討論就熱烈了起來。

從詩詞到,從文章到時局時事,最後自然不可避免地談到了變法之事,雖然戊戌變法還沒有開始,但康有為、譚嗣同等人已經四處奔走,宣傳變法。

就比如說譚嗣同的《仁學》,它就是年初寫成的,也是維新派的第一步哲學著作。

秋瑾非常推崇譚嗣同,也非常推崇《仁學》,因為這本書具有強烈的反封建等級製度的思想,倡導平等,批判三綱罪惡。

這種倡導平等和批判三綱罪惡的思想,為秋瑾的女權主義提供的思想指導。

秋瑾言辭激烈,慷慨激昂,毫不掩飾對朝廷腐朽無能的痛惡,以及對列強侵略的不滿和憤恨,但可惜為女兒身,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對於秋瑾的言辭,殷詩詩四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她們同樣不滿現狀,痛惡腐朽的朝廷,向往西方世界的民主和自由。

但這個社會限製了她們,隻能相夫教子。

陶成章很擅長做思想工作,暗暗引導話題,就讓秋瑾五女都徹底放開了心。

可以看得出來,她們都有反清意識。

……

時間流逝,轉眼就快到午時了。

討論也結束了,秋瑾五人依依不舍地告辭離開。

離開報社前,殷啟告訴殷詩詩,關於他身份的事情暫時不要告訴家裡人。

雖然殷詩詩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送走五女後,殷啟三人再次回到了會議室。

陶成章說道:“我覺得秋瑾小姐反清意識強烈,可以把她引入我們複興社,至於其他四女,雖然也具有些反清意識,但還需要繼續引導和感化,因為她們都是受到秋瑾影響的,並不一定就是她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魯迅點頭道:“我讚同。而且我聽聞這個秋瑾小姐交友廣泛,名聲亦非常響亮,與她能夠交好的人,恐怕都是思想進步的人。”

說完,他們兩人都看向了殷啟,畢竟殷啟才是複興社社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