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過去彌陀經》(1 / 2)

“找到了!”

殷啟欣喜,他從身上掏出一個銅板,在有異樣的封麵上用力一劃,就見劃痕處露出一抹暗金色。

隨著他不斷劃破封頁,很快就露出了一張略帶暗金色的紙。

上麵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小字經文,還有圖畫。

似乎是金箔。

殷啟提起經文,發現這經文竟像是綢卷一樣,提起來一大塊。

非常薄,長寬足有一米,上麵密密麻麻全部是文字。

當中是一尊金色的佛像,端坐虛空之中,無數的日月星辰圍繞其旋轉。

看著這尊佛像,殷啟就像是看到了前世的自己。

似乎更有無數佛理,在這佛像上呈現,讓人忍不住要沉浸其中,開發出內心深處的佛性。

“好厲害的畫技,已經近乎於道。”

殷啟暗驚。

能夠以畫來表現佛陀的佛韻,這等畫技簡直匪夷所思。

大禪寺有三卷無上經書,分彆是《過去彌陀經》《現在如來經》以及《未來無生經》,其中《過去彌陀經》和《未來無生經》屬於修道之法,《現在如來經》屬於武功。

‘過去’不變,因此修煉了《過去彌陀經》便可神魂不死。

原著中,洪易數次魂飛魄散,都是因為修煉了《過去彌陀經》才重新凝聚的。

這對修道者來說簡直就是個作弊器,這等於多了N條命啊。

攤開經書,殷啟低頭細看。

蠅頭小楷雖小,卻也非常清晰,如刀刻印的一般,沒有一點模糊之處。

而且字體有一種深入骨髓的力量,讓人看了之後,有一種這些小字會活動飛起來的感覺。

《過去彌陀經》開篇就是‘如是我聞’,就像是一部佛經,在記述佛陀的言論。

他看得很細,很快就看完了總綱。

同時也從總綱中,領悟到了《過去彌陀經》最根本的觀想修煉之法,這也是能保持神魂不滅的原因所在。

殷啟將金鉑重新折好,收入了懷中。

他盤膝而坐,閉上了眼睛,學著《彌陀經》中間的那尊佛而坐,雙手抱在腹前,拇指相對,結住彌陀印。

隨後,他在腦海中觀想漫天星空,有無數星辰之光墜落而下,灌頂而入。

一寸一寸的,深入到自己的腦海中。

修道根本為觀想,而觀想本質就是以假作真。

觀想漫天星輝灌頂,就像是望梅止渴一般。

雖然沒有吃到梅子,卻會滿口生津。

這本質上就是以精神刺激肉身,跟修煉暗勁時的激發心力是一個道理。

神魂不可能憑空壯大,需要靠肉身滋養。

殷啟無思無念,很快就完全沉入了觀想狀態中。

他想象著,漫天星辰都在閃爍,隔著無窮距離投來星輝,全部落在自己的頭頂上,一寸寸地鑽入。

假想的星光剛落下,他就感覺全身清涼。

就好像沐浴在清風之中,全身毛孔之中都呼吸著清氣。

整個人飄飄欲仙,無比舒暢,讓人沉醉。

但此時,不能沉醉。

因為一旦沉醉,就會徹底迷失自己。

有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

修煉神魂觀想,最需要謹守心神。

一個不好就會萬劫不複,這也是修道士遠比武者少的原因。

沒有一定的天賦,隻會把自己煉死。

殷啟驚醒,強壓下心中的沉醉感,他再度觀想,星空之中出現一尊金色佛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