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仁義,竟然想到建立書院和武院,我等子女也能拜名師學習!”
“又是開萬古之未有,啟王殿下真讓人佩服。”
“書院和武院什麼時候能夠建好,可以同時報名麼?”
“聽說殿下親自任兩個學院的院長,那我們的孩子入學後,豈不都是殿下的門生弟子?”
“走走走,去啟王府打聽下,入學需要什麼資格?”
………
朝歌百姓議論紛紛,連文武百官都在關注此事。
他們之中也不全是大貴族,若是兩大書院真能建立,那他們的子女也能夠獲得追隨名師學習的機會。
於是原本不少中立的群臣,也暗暗向殷啟靠攏,派人去啟王府詢問入學條件。
對於這事,啟王府也同時放出風聲:凡國人隻要能夠通過考核,就能入兩大學院,且學費全免。
國人,貴族和平民的統稱。
在殷商按階級劃分,自上而下分彆為皇族、貴族、平民、奴隸。
這裡平民,是指擁有耕地的自耕農,亦或者城內手工業者,擁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本來已經傾向於殷啟的輿論,如今更是有一麵倒的趨勢。
……
丞相府。
商容驚歎道:“殷啟此人,當真是天縱奇才,手段層出不窮,區區兩座學院,就拉攏了天下百姓之心,殷壽與之完全不能相比。”
商青君氣質清冷,雙眸靈動睿智,冷靜地分析道:“學院這個詞雖然陌生,但實際上可以看作宗門的變種。隻不過不是傳授修行之法,而是文武治國之策。
於國而言,兩大學院的建立,可以源源不斷為天朝培養合格的官吏。
但自三皇五帝至今,卻唯有啟王提出書院的概念。
由此可見,他才是心懷天下和百姓之人。”
很多東西,在出現之後,大家都覺得很簡單,很理所當然。
但在未出來之前,卻不是什麼人都能想到的。
商容緩緩點頭:“如你所言,學院其實就是宗門的一種,隻可惜不是什麼人都能想到的。不過我有種直覺,這兩所書院恐怕另有更深層的意義。”
“哦!”
商青君若有所思,說道:“爹,殷商書院在招募教師,我想去應聘。”
“你要去應聘?”
商容看著商青君,微微皺眉。
在才學方麵,自家女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一直感歎她不是男兒身,否則必為大商之重臣。
商青君目光堅定道:“嗯,我自認為才學不弱於人,為何不能入書院為教師?”
當然,她還有真實所想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想認識殷啟。
以工代賑、造紙、賣書、滅東夷、建書院等等,如此種種,再加上商容的推崇,讓她對殷啟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
商容想了想道:“也行吧。”
這個時代沒有男女大防,也沒有男尊女卑之言,女子做將軍的都有,更何況區區做老師。
……
壽王府。
殷壽召集家臣,討論殷啟建立書院之事。
他這些家臣基本上都是武夫,哪裡能夠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於是紛紛勸諫,勸諫殷壽效仿殷啟建立學院,就叫玄鳥書院和玄鳥武院。
殷壽雖然內心驕傲,不想相仿殷啟,但他自己也想不到什麼好法子,隻能勉強點頭。
他也知道民心的作用,不願意殷啟專美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