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萬曆四十一年他在京師周圍奉旨編書,發現天津附近有荒田,第一反應就是考察當地的水利條件,然後馬上寫信要家人趕快拿錢來買。
幾個月後,徐光啟又給家人寫信囑咐:“天津早收得三百石,豆約有五百石,尚未見報數來……”
這時候他的家人已經按照他的吩咐來天津買了土地,徐光啟自己就是一個農業專家,在實驗田裡觀察到今年北方的糧食產量,於是直接寫信叫家人計算家中的田產數字有沒有問題,彆讓下麵的雇工給貪汙去了。
要知道徐光啟中進士之後可是個大忙人,先後奉旨編書,後來還在崇禎朝入閣,又去督辦遼東軍務,這種情況下正常人有休息時間就算不錯,他居然還能精確詢問自己家哪畝土地要種桑哪畝土地要種豆。可見對發家事業是真心熱愛。
徐光啟在後世有節儉之名,同為鬆江官員的潘允端隻是個尚書卻買下大片鬆江府城土地修建豫園,相比之下徐光啟當上閣老鬆江家宅隻有九間,隻占鬆江郊區一角,時人稱“潘半城,徐一角”。
有讀書人到徐光啟家見到他家房舍幾乎沒有任何裝潢,所用桌椅都是十分簡單,也大為佩服。
但那隻是因為徐光啟不願意浪費而已,並不代表人家沒錢。
後來潘家敗落,徐家直接就拿出資產把潘家所有土地全部買下,此後徐家所占土地包括了整片後世魔都的徐家彙,一舉就成為鬆江最大地主。
徐光啟是真節儉,他現在已經考上舉人了,想要過小地主的生活完全沒問題,但卻依舊坐館收束脩,同時兼顧經營自己的田產,買書也隻買最便宜的麻沙刻。
徐光啟緩緩翻動書頁,趁著天色未晚,終於讀完《天演論》全篇,接著他就合上書本佩服不已。
“建陽先生真是大才,一本《葡萄牙國史》寫活歐洲之紛爭,又寫此《天演論》為《葡萄牙國史》之補。”
徐光啟到廣東教書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澳門的傳教士,對於傳教士所教的西洋學問無比迷戀,主要是崇拜歐洲人的科技。
徐光啟做人很現實,他學習歐洲人的科學技術就是看中歐洲科技可以發家致富。
小了是發家致富,大了是富國強兵。
徐光啟的思想比較客觀,比如此時傳教士所教的一些歐洲數學幾何學知識已經在大明流傳,大明讀書人中盛行所謂“西學東傳論”,一邊學歐洲人的幾何代數,一邊又說這些東西都是當年中國發明的,隻不過在中國失傳反而被歐洲保留。
對於這種說法徐光啟毫不避諱地嘲笑,他認為歐洲人的幾何學不是“唐虞之失傳”,而是“增補唐虞之所未見”。
他覺得人家科技強就好好學,學會之後自己國家也能富國強兵,跟彆人學東西這沒什麼丟人的,學不好才丟人。
見到歐洲科技的厲害之後他已經醉心於農業和工業技術研究,因此也受了傳教士不少蒙騙。
這年代的傳教士為了傳教,必須要塑造歐洲人間天堂一般的形象,傳達出歐洲無論是科技還是學術都比大明更好的意思,在歐洲技術的確更發達的方麵能起到技術傳播的效果,但有許多方麵也是硬生生的忽悠。
比如這年代的歐洲醫學還在放血階段,同樣也是切脈診病,比中醫落後許多,完全沒有優勢。
但是曆史中徐光啟詢問傳教士龐迪我西方醫學時,龐迪我還是大辣辣的傳授“西國用藥法”,龐迪我並不了解藥理,所以告訴徐光啟,西藥和中藥一樣,都是用各種草藥配方。
但西藥的優點是“俱不用藥渣,采取諸藥鮮者,服之神效”。
龐迪我也不知道平日裡騙徐光啟多少次了,把個完全就是胡謅的方法說的自信無比,而徐光啟還真信。
徐光啟在自己的日記中對龐迪我大為佩服,認為他的製藥方法很有道理,隻是苦於沒有條件同時在新鮮的情況下采集來他平日常吃的六味地黃丸、人參固本丸的藥材原料,加以實踐。
幸虧他沒實踐,要是他真拿沒經過炮製去毒的新鮮藥草去製作六味地黃丸,很有可能徐閣老就把自己吃死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