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百般推諉(1 / 2)

第122章 百般推諉

馬車走在去往福清的路上,徐光啟突然問道:“建陽,你覺得咱們這次真能幫到福清的百姓嗎?又能夠幫到多少?”

這幾天雖然跟著王文龍一塊在外頭推廣地瓜粉,但是徐光啟也知道就憑他們的影響力終究是有限。

聞言鄧誌謨和陳經綸也都看向王文龍。

王文龍思索一番回答:“我也不知能做到什麼程度,幫助一兩個村子並不難,即使憑我們的麵子也能讓當地的地瓜粉有銷路。但真正想要幫助整個福建,甚至在整個大明推廣紅薯種植,也隻能希望在福建的成功能夠讓一些人跟隨吧。”

徐光啟是個聰明人,曆史上徐光啟三十幾歲才開始學習西方科技,居然能夠幾年之內就跟利瑪竇合作翻譯出天文數學幾何等等方麵的書籍,然後又自學成才,成為農業學家,非有極大的悟性和極強的實踐能力不可能達到。

徐光啟感歎說道:“連讓城中有財力的商家去嘗試販賣新商品都如此困難,要讓家資更貧的農民去嘗試新作物,隻怕更要難上加難了。”

“一步一步來吧,也許先讓當地的大地主可以通過種植地瓜收獲錢財,之後普通百姓也會跟隨。”

王文龍也是心裡歎了一口氣,他知道真想推廣一種新作物絕不是幾個文人的倡導就可以,哪怕在信息暢通的後世,想要在一個地方推廣新作物都需要深入鄉村的基層政權手把手的幫扶,還需要給老百姓打通銷售渠道,即使這樣,成功的幾率也不是非常高。

而放在這個時代,一個血淋淋的事實是:在曆史上紅薯之所以大規模的推廣成功,那也是一次一次災荒把百姓逼出來的。

唯一給王文龍希望的是起碼經過冬天的瓜菜代,一些農民已經知道了新作物的好處,這個推廣過程在本時空應該不需要經曆明清變革的上百年,死的人大概也能少一些。

馬車顛簸了半天終於來到了福清縣。

剛到城門口就見到張航已經帶著自家長輩在城門邊等待。

這年代哪怕是大地主對於官府也是畏懼三分,而家裡有黌門中人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家中聯絡官府的頂梁柱。

他那長輩比之張航更沒見過世麵,聽說過王文龍幾人的身份,知道這是通著省府的人,這些地主平日裡見到縣裡的官員都以為如天一般大了,所以看到王文龍他們時臉上自然帶著幾分恐懼的色彩。

王文龍和顏悅色的說道:“我們是徐藩台手下的幕僚,專門是來幫著你家梳理種紅薯之事的。”

見到王文龍並不嚇唬人,那長輩才恭順的笑道:“多謝幾位老爺來幫忙。”

徐學聚早就已經聯係過福清縣衙這裡,所以王文龍直接就帶著人去往縣衙。

到縣衙一問,卻是今日縣令大人到鄉下相驗去了,吩咐下了縣丞在縣中等待。

聽見王文龍等人到來,縣丞連忙從縣衙的工房裡走出來。

幾人互道了姓名,那縣丞道:“學生姓範,三位先生降臨寒舍,本來要請進衙門裡去,隻恐怕有人來經官告訟妨礙談話,所以就在此處備幾碟粗茶淡飯,還請幾位老先生不要嫌我輕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