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國富論》(2 / 2)

王文龍笑道:“難道子先不需要科考?”

“也不知能否考上……”徐光啟有些心灰意冷的說道。

王文龍耗費半個月時間都隻教完了了幾何、代數、函數,後續更複雜的概率、統計、方程、數論等等內容根本沒機會上,而徐光啟已然是感覺茅塞頓開,筆記整整做了一箱,甚至生出想在王文龍身邊跟隨學習的想法。

但是王文龍卻知道自己沒有時間帶著這麼一個徒弟,他最後將大體內容草草寫下,花了兩天時間做出幾冊筆記之後就讓徐光啟自己回去學習。

王文龍知道更複雜的數學內容,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後有了需求自然就會被人研究出來。

現階段對於數學的研究,隻要夠用,不落後於歐洲太多就行。

就像現在的福州據說已經有人開始計算更繁複的對數表了,那就是需要大量統計算數的吏員們在發現對數的實用性之後主動進行的工作。

徐光啟突然說道:“建陽,你所掌握的數學知識隻怕已經超出那些歐洲傳教士,為何不以此本領著書立說?”

王文龍笑著說道:“此時理學知識都要在實際應用中才有效果,我等想真正為人所重視,還是要能夠掌握資源。”

徐光啟思索,一番頗為認同的點頭。

王文龍這話就是專門說給徐光啟聽的,希望他幾年後還能記住。

如果按照曆史進程,徐光啟這次回到鬆江讀書過不了幾年就能高中進士,那才是他發揮自己能力的時候。

在這年代如果讓徐光啟把所有精力用來研究數學,實話實說,有點屈才。

就像朱載堉算出了十二平均率,但是沒有相應的應用場景,最終落的結局也不過是幾百年後被歐洲人從故紙堆中翻出成果,得到無儘的唏噓與讚許罷了。

這時代的大明缺的並不是一個著名數學家,而是需要更多能夠依靠科技改天換地的人。

其實徐光啟如果考中進士,對他最有用的其實還是物理和農學的內容,物理學可以造槍,造炮,農學可以推廣新作物。

於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學完之後王文龍又給徐光啟加上了高中物理教材中力學方麵的內容。

至於隻看那簡略的筆記徐光啟能不能讀懂王文龍也不敢保證,不過大不了那時寫封信來,或是徐光啟再把問題集在一起走一趟福建互相交流也就是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王文龍很有信心,徐光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絕對有能力學懂這點中學理科內容。

送行的朋友們幫王文龍把東西裝上船,王文龍正要走過跳板,李國助悄悄站到他身邊遞給他一盒點心。

“這是國仙給你做的。”

王文龍一愣,給自己未出閣的妹妹為王文龍送點心,李國柱也是有點惡心。

見王文龍接過點心匣子道謝,他終於忍不住問:“建陽對我家妹子究竟是什麼意思?若是真個情投意合,不如前來說項。”

王文龍道:“李兄知道我的情況,何況我還和沈家有了婚約。”

“你!”李國助既生氣又無奈。雖然魏天爵已死,但李國仙被他害的也沒人敢來求親了。

而王文龍也已經講好婚姻,除非把自家妹子嫁給王文龍做側室,可李家又始終覺得委屈了。

現在李旦還在海外,但李國助知道照父親的性格,李旦多半寧可李國仙一輩子不嫁,也不會做這折顏麵的事情,最後很可能就把李國仙送給李家的哪個海主去結親。

李國助知道憑妹妹的性格,落個這樣的結局,隻怕一生都會難過。

李國助說道:“幾個月後我爹要來福州,伱看在我妹妹麵上,去跟他把話說清楚。”

王文龍點點頭:“介時我一定去。”

又想到李國仙,王文龍拿著食盒說:“李兄回去轉告二姑娘,王文龍收了她的食盒,萬分感激。”

李國助聞言有一瞬間真是想要動手打王文龍,卻又無奈於王龍還真沒做錯什麼事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