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迫在眉睫(2 / 2)

王文龍知道現在福清的這點逃荒百姓還遠遠不是大頭,等到月中的馬鈴薯收獲應該就能緩解,現在王文龍發愁的是二月份福建的紅薯馬上就要育苗了,如果紅薯的種植不能跟上,那麼今年福建一定出現大災荒。

因為去年的事情如今沿海百姓自己種的紅薯田已經不少,但是後世的三明、龍岩一帶在此時主要是客家人聚集,和福州、閩南完全是兩個文化區,瓜菜代信仰在沿海的流行並沒有成功傳入閩西和閩中。

災荒迫在眉睫,再靠向自耕農之間用宗教方式推廣速度都已經不夠,王文龍看著群聚過來的災民,心想自己得想個新法子了。

……

徐學聚的府邸之中,聽王文龍說了他的擔憂之後徐學聚便是愁眉不展。

“建陽所說的那什麼火山爆發,真有這樣威力?”

王文龍點點頭說道:“照我所知,今年必然極其寒冷,如果不想出新辦法快速推廣紅薯種植隻怕糧荒會比前年秋冬更加嚴重。”

如今已經成為徐學聚幕僚的陳經綸點頭說道:“去年冬天雨水頗多,到十月份還頗為炎熱,按照老圃說法今年嚴寒也是有可能。即便沒有嚴寒,如此熱天肯定養蝗蟲,我到福清一帶看過地勢,今年蟄伏的越冬蝗蟲數量比往年多了許多,若起蝗災隻怕規模不會小。”

徐學聚良久不說話。其實天變的預兆不需要知道什麼氣象資料也能看出來。

就比如說去年的冬天格外溫暖,延長了蝗蟲在土地中蟄伏的時間,越冬之後隻要再下幾場暴雨,地下的蝗蟲卵肯定就能大量孵化,在這年代想要撲滅蝗蟲基本是不可能的,本來天氣異常春種就肯定出問題,如果到了夏秋蝗災一起,秋糧也要完蛋,那可真是一場浩劫了。

“藩台大人,經綸兄,”王文龍對兩人說道,“我想請經綸兄在《旬報》上專開一章節,專門討論今年的農業生產情況,及時報告災情,也好給種地大戶們一點提示。”

“這事容易。”陳經綸點頭。

徐學聚又看向王文龍說道:“建陽之前說辦法可以推廣馬鈴薯和紅薯的種植,請試言之。”

馬鈴薯和紅薯都很野,即使被蝗蟲吃的不剩多少地麵部份,隻要土地下的塊莖還在,過不了幾個月就又能長出來,徐學聚去年親自種過這兩種作物,對這兩種作物的生存能力印象極深,知道推廣新種是對付蝗蟲的好辦法。

王文龍笑道:“大人可聽說過三一教?”

“三一教?”徐學聚一愣。

王文龍說道:“這三一教在福建雖然褒貶不一,但是確實聯絡著許多高門大戶,其中不少人都是占地百畝以上的大地主,如今紅薯和馬鈴薯的種植在沿海一代的小農基本上都已實行,反而是大地主們害怕大規模種植有風險,所以把土地佃給佃戶時,往往不願意讓他們種新作物,若是有三一教中人幫忙說項肯定能大幅提高紅薯和馬鈴薯的種植麵積?”

徐學聚聽了點點頭,“三一教就是夏教吧?我聽說福建官場裡也頗有信此教的,確實影響不小,建陽認識夏教中人?”

王文龍說道:“與我合作辦廠的遊家也信此教,我正打算請他介紹教中高層。”

一旁的陳經綸卻笑道:“說起這事,我倒是認得他們福州的主事。”

徐學聚和王文龍都驚訝看向他。

陳經綸道:“這三一教就是靠給人治病傳教的,先是開藥治病接著便叫人練他們那九序心法,大抵就是讓人行善吃齋的那一套,說是如此就能卻病傳心。他們的法理融了儒佛道三家為一,故而叫三一教。三一教堂不像僧道院反更像書院,因著尊崇儒家,高門大戶也不避之,福清的士紳孝廉衣冠之家多有信的——他們的道經我家都收了好幾本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