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少年英雄(1 / 2)

王文龍連太極拳都教了,三一教中人對他感激不儘,推廣新作物的事情自然一口就答應下來。

四個大佬手下都是有教堂的,各自都有小金庫,當即叫來自己手下管相應事務的弟子,先拿出自家教堂中用來放貸的教產充入銀台。

王文龍也主動拿了一千兩,這錢隻不過是用來貸款而已,到時候都能收回來,虧也虧不了多少。

隨後幾天三一教的賑災銀台就正式成立,各房各門的主事也全部選派出來。

王文龍則在《旬報》上麵隆重報導了三一教賑災之事,順便推廣新作物。

三一教正需要有人宣傳,看見王文龍如此懂事各自內心滿意,對於推廣新作物以及發動教眾捐款集資越發上心。

……

“要借錢的都好好排隊了!”

“列位,你等都要記住,這是我們三一教中專門為賑災借的錢糧,利息隻取一成,真真是發了善心,全因為我三一教就是這樣濟世救民的心懷,你們拿了紅薯苗、玉米種回去,度了荒年才知道我們三一教的好哩……”

一間三一教的廟前聚集了許多想要借款以及借種子的農民以及地主,這些人至少也是富農以上的家庭,但是此時各個臉上都帶著急切的神色,哪怕是春寒料峭,他們也都老老實實聚集在這裡排隊,一點也不見平日鄉裡豪富的神情。

三一教的信徒在一旁維持秩序,不斷將插隊者趕出來,口裡還在大喊大嚷維持秩序:“不管是借糧食還是借錢,全都不準插隊,就是這一條隊伍到了前邊廟裡才分開,可彆想鑽空子!”

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站在隊伍的末端,焦急的看著麵前緩緩前進的隊伍。

那青年看著前邊望不到頭的隊伍,忍不住擔憂說道:“這麼多人,可彆把這廟中的錢都給借光了,萬一輪到我們時借不到……一家丁口該怎麼活呀……”

那十幾歲的孩子名叫顏思齊,相比起自己已經成年的哥哥他反倒更加鎮定,還安慰哥哥說道:“哥哥莫要擔心,這三一教還沒趕人就說明廟中錢財充足,咱們有借有還,他們哪有不借的道理。”

顏思齊的哥哥歎一口氣,自我安慰般說道:“想來也是如此。”

今年的寒災席卷了整個福建,其中又以漳泉二地受災最為嚴重,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倆地方太好做生意了,百姓都習慣於經商而非種地。看看後世清代的紅薯玉米分布圖就知道,直到清代早期漳泉二地的紅薯玉米種植麵積依舊遠低於福建的其他地方。

平日裡這樣也無所謂,但是災荒一來,糧價飛漲,漳泉不少百姓當時就斷了糧。

花錢去買糧食對於漳泉的百姓來說也並非不可接受,但這幾年皇帝派出來的稅監太監卻死盯著漳泉二府收稅,災難之中福建的其他地方百姓已經生活無著,高宷也怕收稅太狠激起民變,但是他怎麼可能吃虧?

於是其他地方的稅額減免都拿到有錢的漳州泉州來找補,明明是大災之年漳泉二府的稅收額度還被增加,商戶百姓被整的叫苦不迭,許多商人都因此而破產。

顏思齊家裡並不是窮人,他家中有幾十畝田地,還在海澄縣裡開著一個世代相傳的裁縫鋪,家裡祖傳有裁縫手藝,平日裡日子還過得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