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使節團到大明的名義就是朝貢,而英國人似乎也是來朝貢,現在西班牙人打殺了英國人,在明朝看來,完全可以歸入典型的“爭貢之事”中,情況和蒙古的幾個部落間搶奪和大明的貿易權差不多。
有了朝廷的直接指示,原本已經漸漸平息下來的福建情況瞬間擴散開來,甚至連浙江都出現士商要求嚴查此事的文告。
“新出的《旬報》,大明義勇刺殺西班牙總督,西班牙人截殺英國朝貢船隊!”
鎮江碼頭,天剛剛放亮運河上就已經擠滿了貨船,來去的船主、貨主彼此談話,吃著早餐看報紙,接著就有人破口大罵。
“此輩西班牙人,先入侵我藩國呂宋,坑害大明商販,又假裝忠誠前來朝貢,騙索我大明義士,還敢劫殺來朝貢的英國使者……這等藩國,真是奸猾無比,也不怕遭報應?”
“遭什麼報應,你沒看過《葡萄牙國史》,那裡頭說得清楚,西班牙國在歐羅巴州強大無比,佯裝朝貢,其實是想要侵吞整個呂宋,占據我大明與歐羅巴的貿易航線,它們的野心大著哩!若是我大明不出海,這等小人如何能管得他們著?”
能傳到鎮江這裡來的《旬報》,都已經是一個月一次的合訂本,因為這幾期《旬報》都在連載西班牙的事情,且在福建獲得極大關注,盜版商也聰明,直接將西班牙的連載文章放在一個合集之中,看完上篇接著下篇,跟一樣。
也有人看著報紙中的內容稱讚道:“這鐵臂金刀潘和五真英雄也,率領船員反抗西班牙總督,居然打敗那些征戰多國的西班牙士兵,將總督刺殺,奪得大筆財寶,跑到安南逍遙快活,這不是梁山好漢一樣的人物了?唉……隻可惜白衣小扇郭惟太心念家小,帶著三十多個英雄回國,反被西班牙人所害。這福建巡撫也太不明智。”
王文龍在報紙中將潘和五的事情也作為介紹西班牙殖民地的內容刊登出來,這篇報道王文龍交給許仲琳來寫,結果許先生大發妙筆,直接將一篇紀實報道寫成。
當時才二十出頭的潘和五直接被描繪為一位武藝過人的少年英雄,外號叫做“鐵臂金刀”,用一柄四十五斤重的金絲大環刀斬殺西班牙總督,也不知道在海船上咋使的開。
而那些被許孚遠送給西班牙人的福建水手的首領名叫郭惟太,他在出海之前曾經考過功名,雖然沒考上,但也被許仲琳一番改編,直接寫成了徐茂公、劉伯溫一般的軍師,諢名“白衣小扇”,他回福建的原因也被描繪成因得知老母病重,所以毅然返鄉——這事是真的。
兩相結合,再加上一係列打醬油的人物,這二百多人寫的有情有義,簡直是西洋上的梁山好漢,他們被西班牙人坑害,直接引得百姓同情,並讓百信對福建官府與他們的處理極不滿意。
前福建巡撫許孚遠早在五年前就已告老還鄉,他在巡撫任上加強海防、解決民亂,聲名不錯,在浙江老家看到這消息之後也是十分自責,雖然因為他已告老,所以沒有多少人找他麻煩,但是許孚遠還是上疏朝廷自言其過,並且大力支持,朝廷嚴查西班牙國諸惡劣行跡。
遠在越南的潘和五也直接受益,有人翻出七年前西班牙人要求交出潘和五的事情,詳加辯論,突然意識到這潘和武哪裡是搶劫了西班牙船隻並且殺死西班牙海主的奸徒,這是大明英雄呀!
已經有不少言官上疏要求為潘和五翻案,甚至有人想要給他封個武官當當,潘和五幾年後得知這消息高興壞了,他在越南已經做下好大事業,根本不想回大明,但是他依舊花大價錢積極回福建運作。
如果能得到一個官身那在西洋海商之中簡直可以橫著走,光是死後可以穿著官服下葬這一條就能羨慕死不少商人。
這一係列的消息帶來的影響十分恐怖,特彆是西班牙人對於呂宋大明商人的坑害,直接在福建引起諸生上疏。
海商們也在背後推動,號召嚴查此事,其實為的是讓朝廷公開支持海商開拓。
隨著大員移民開墾,現在不少商人都已經參與開發,隻不過此事在朝廷層麵上還沒有一個合法地位,光有福建衙門的背書對於這些商人來說還是沒底氣,現在如此大好機會,怎麼可能放過?
還彆說,福建諸生的群情洶洶,真的挺有影響力,幾個月後朝廷方麵就公開稱讚開墾大員之事,前去開墾大員的商人終於放了心,有了朝廷的正麵鼓勵,更是有大批力量都加入開墾行動。
這也算是王文龍的蝴蝶翅膀扇動後帶來的影響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