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鑄幣(2 / 2)

一個人搖兩下肘柄就能壓製出精美的銀幣,放在這年代妥妥是劃時代的發明,設計的實用性以及效率都已經超過了原曆史上百多年後牛頓改造的鑄幣機。

而此時眾人雖然不知道這機器的效果如何,但是看到這精密的設計圖紙就覺得有戲,大家紛紛提議:“此物應該趕快實驗。”

徐光啟也是個機械愛好者,看著這機器眼睛都發光,主動說道:“我可以來負責製造。”

“子先願意牽頭那是最好不過了。”眾人紛紛同意。

徐光啟的經營和製造才能在這時早已經顯現出來,把這事情交到他手上,大家都覺得很靠譜。

王文龍也覺得徐光啟適合乾這事,點頭說道:“不如咱們物理社專門成立一個設計製造院,就用來研究新式機器,日後若是能做出發明,往小了說可以壯大物理社的財力,往大了說那便是利國利民之事。”

中國古代的文人普遍對於技術發明有極大的興趣,對於發明家也十分尊重,光是看上古之時的偉大發明被歸功於誰就明白:

黃帝發明輪子、魯班發明鋸子、嫘祖發明養蠶……不管這些事情在真實曆史之中是不是他們做的,能把這些發明的功勞歸功到高賢大德身上,無疑都表現出古人對於改善世界的發明者所帶有的崇高敬意。

眾人紛紛同意:“在下讚成成立設計院。”

“附議。”

“附議!”

於是在東園的一間大書房中,物理社的設計製造院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長就是徐光啟。

……

開完會,確定了物理社的發展方向之後大家便開始籌辦物理社書坊。

王文龍思索後提出書坊的名字起為“一理堂”。

物理社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找到“天上地下是一理,五洋八方可通行”的客觀世界終極真理,這個“一理堂”的名字一提出瞬間就獲得眾人稱讚。

然後便進入緊張的編書階段。

跟著大家一起頭腦風暴,很快將《古今未解之謎》第一冊的內容給敲定。

王文龍在寫書的過程中不斷和物理學社中的眾人討論,一番交流下來,他心中感歎,這物理社中的眾人的確是頗有才華,但是明顯偏科。

這群人裡頭有博物學眼光的人不在少數,說起古代書籍,各自引經據典,但是對於科學的了解就實在太少。

以至於《古今未解之謎》第一冊中的大多數未解之謎解析都得由王文龍自己來做。

其實在王文龍看來眾人提出的大多數未解之謎的答案都很簡單:死而複生是臨床上的假死現象;諸葛亮火燒上方穀之時下起大雨,可能是因為熱氣蒸騰送上大量煙霧導致空中水汽凝結形成降雨;陳登愛吃生魚片,嘔蟲三升而死,那是寄生蟲感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