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卜加勞炮廠(1 / 2)

伯多祿是個葡萄牙人,四十多年前就已經來到澳門,那時的葡萄牙還是海上霸主,也沒有被西班牙所吞並。

耶穌會不想得罪西班牙,但伯多祿可不管這些,老頭七十多了,對於葡萄牙的回憶,還是四十多年前葡萄牙最光輝的模樣,而對吞並了葡萄牙的西班牙人則是恨的牙癢癢。

“在下這次是受了福建海巡副使徐大人的委托,想來看看卜加勞鑄炮廠的運營情況。”

聽到王文龍的話,伯多祿點點頭,伸手做了一個邀請的姿勢:“我來陪您參觀。”

王文龍帶著幾個徐學聚手下的軍官,跟著耶穌會士,還有伯多祿一起走進炮廠,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炮廠的規模比他想象中要小得多。

所見的炮廠員工估計不超過二十人,王文龍之前在福建布政史司衙門公乾的時候也去過福建的兵仗庫,見過這年代的工匠製作熱兵器的過程,大名鼎鼎的卜加勞鑄炮廠的規模甚至還比不上福州下轄一個大縣的匠作人數。

王文龍說出自己的疑問,伯多祿便歎起氣來。

“其實卜加勞鑄炮廠的經營並不好,”伯多祿解釋說道,“澳門並沒有船廠,我們沒有穩定的船炮定單,隻不過是承擔一些船炮的維修製造工作,另外再為那些船長們生產一些炮彈、火藥等等東西。”

聽著伯多祿一番介紹,王文龍才明白過來。

伯多祿雖然到澳門經營了四十多年,但是卜加勞鑄炮廠到這個時候的規模還非常小,主要原因是因為此時的澳門還沒有被葡萄牙人發展為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

曆史上的卜加勞鑄炮廠要到十幾年後才可稱得上有規模,那時葡萄牙人已經向澳門派來了澳門總督,澳門的一係列城防工作也陸續上馬,城防炮鑄造以及後續的維護工作給了卜加勞鑄炮廠大量的訂單。

不過現在伯多祿就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到那時伯多祿多半已經去世,後來曆史書上記載的卜加勞鑄炮廠應該是由伯多祿的兒子經營的。

而在此時卜加勞鑄炮廠的生產規模確實不大,生產的產品也是頗為駁雜,不成體係。

徐學聚派來的軍官之中就有鑄炮專家,進入炮廠之後,眼睛就向那煉銅水的高爐以及地上擺著的模具直瞅,王文龍看了看旁邊的伯多祿,見他對於這行為並沒有絲毫防範的意思。

王文龍乾脆向著那工作區域走去,幾人一直到了倒銅水的模型旁邊,伯多祿非但不以為意,還主動幫忙介紹鑄造流程。

王文龍忍不住好奇問道:“伯多祿先生就不怕我們偷學你的技術?”

伯多祿哈哈大笑:“倒銅水有什麼技術,光是就鑄造這一方麵,中國的工匠並不比我們差。”

這時王文龍就見一爐銅水剛剛澆完,兩個工人摘下防護的麵罩手套,王文龍等人才發現他們兩人都是華人麵孔。

這兩個華人剛才工作之時不好分心,這時澆築完了全都過來衝著王文龍等人打千做禮。

王文龍一陣無語。

剛才快要澆銅水之前他找耶穌會士幫自己翻譯詢問兩人技術細節,對方不回答,還得等伯多祿主動介紹他才知道兩人所做的是何工作。

剛才王文龍還以為他們是想保守秘密不敢多話,這時才知道,對方大概就是惠州人,不回答是因為聽不懂官話。

伯多祿笑著說:“卜加勞鑄炮廠內華工和葡萄牙工人各占一半,葡萄牙人有成熟的銅炮製作經驗,而從肇慶一帶招募來的華人鑄炮工則帶來了大明傳統的鐵炮鑄造方法,鐵炮比銅炮還難以鑄造呢。”

伯多祿一番解釋王文龍才知道,這年代的歐洲流行的是青銅炮,大明特產的鑄鐵炮在歐洲都很少見,鑄鐵的澆築和鑄造過程比起鑄銅還要麻煩,連伯多祿都是到了澳門之後才慢慢摸索出如何製作鐵炮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