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曆史之中,大明要到天啟和崇禎年間才開始找卜加勞鑄炮廠買炮,因為國勢衰弱沒買上幾年就買不起了,再接著大明滅亡,滿清閉關鎖國,卜加勞炮廠和中原王朝的銷售也就持續了十幾年時間。
而曆史記載卜加勞炮廠的產品之後還被英軍購買去參與過拿破侖戰爭,說明至少到二百年後的拿破侖時期這家炮廠的生產技術水平都還是世界一線的,放著這樣一家鑄炮廠的產品不用妥妥是暴殄天物。
當天傍晚,招待王文龍一行人的宴會在澳門的一個大海商家中舉行,受邀客人不但有澳門議事會的高層,還有許多各國的商人海主。
萬曆年間大明官方的對外開關時斷時續,船引也經常收緊,官方規定的福建月港通商口岸對於洋人極不友好,洋人又沒有福建老鄉的關係,想到福建走私都困難,和中國做生意的西洋商人大多選擇到澳門停泊。
所以今天的酒會之上,除了葡萄牙海商,還有西班牙、英國、荷蘭人到來,一些在洋人之中如魚得水的中國海主聽聞王文龍到來也全都積極參會。
王文龍是史記的作者,又是李旦的女婿,兩個身份對於這些海主都極有吸引力。
酒會開始,澳門耶穌會監會神父範禮安舉杯說道:“今天我帶著喜樂、感恩的心情代表澳門耶穌會以及澳門議事會歡迎從福建而來的王建陽先生。友情是神所設立的,美妙的友情是神所恩賜的,願我們的神將天上所有的福,地裡所藏的福都賜給到場的朋友和你們的家庭。”
“為了友情!”在場眾人都舉杯附和。
王文龍也舉起葡萄酒杯,然後抿了一口。
誰說洋人不會敬酒?這場麵話說的不是挺好嗎?
範禮安敬酒之後主動端著酒杯來找王文龍交談,他一開口就是很標準的南京官話:“建陽先生所提的利瑪竇規矩對我們耶穌會幫助很大。”
王文龍笑著說道:“我前兩日同你們會中的龍精華交談,他似乎對利瑪竇規矩不甚支持。”
範禮安笑著說道:“往東方傳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具體要怎麼做大家總還是要討論著來。”
王文龍問道:“範監會對龍華民和利馬竇的選擇怎麼看?”
範禮安說:“利瑪竇兄弟是個儒雅的天才,龍華民兄弟的胸中像潛藏著火焰,兩人都是耶穌會的精英,為著同樣的目的在做不同的事情。”
看著範禮安一臉慈祥的微笑,王文龍忍不住在心中說了一句:真是個老狐狸。
範禮安出生意大利,年輕時就來到印度,是沙勿略之後耶穌會主導東方傳教的能臣。
他曾經擔任羅馬教廷印度教區大主教,中國和日本教區視察員。
範禮安經曆過日本的基督教興起到慶長禁教全過程,目睹了耶穌會最初想要在大明武力傳教,到後來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的整個現狀。
如今這老頭兒在澳門已經待了二十多年,對於整個東亞的情況都已經弄得門清。
他支持利瑪竇的傳教方法,但卻又派和利瑪竇意見相左的龍華民往大明傳教,現在正在歐洲翻譯《四書》的羅明堅也曾是範禮安的手下,羅明堅正是受範禮安的請托才回歐洲傳播中國書籍的,包括陽瑪諾、龐迪我、熊三撥這些前文所說到的傳教士基本也是範禮安培養出來的。
這是個極其熟悉東亞情況的傳教士,他不可能不知道利瑪竇規矩的意義,但是對於龍華民等人明顯會失敗的做法又看破不說破。
因為利馬竇的傳教方法在天主教內部很受批評,後來曆史中耶穌會就因為采用利瑪竇規矩所以被後續來華傳教的多明我會告到了羅馬教廷,範禮安大概率是為了少惹麻煩看破不說破。
現場音樂響起,範禮安轉而去和其他人交談,而王文龍也被好奇的洋人給圍住:
“王建陽先生,您真的覺得荷蘭能成為下一任海上霸主嗎?”
“我分析之後認為很有這樣的可能。”
“簡直是天方夜譚,您對歐洲的了解太膚淺了!”
“王建陽先生,您還有其他的作品嗎?”
“我最近正在寫一本關於中國儒家典籍的作品。”
“中國的哲學書籍太過深刻,我想我是看不懂了。”
“王建陽先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