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社的規章製度非常嚴格,每一筆經費和每一項科研都要公示,散會之後王徵等人去外邊將會議討論內容歸總,印出傳單散發給與會會員。王文龍則留在偏殿內,轉頭詢問沈泰鴻:“我聽聞沈閣老對郭正域十分追究,連李三才也保他不住?”
沈泰鴻聞言有些尷尬,他雖然是沈一貫的兒子,但是父子關係並不好。
沈家也是江南大族,沈一貫的族叔是有名的幕僚,弟弟也考上進士,可算得上是耕讀傳家。
年輕時的沈泰鴻也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小小年紀就考中舉人,他也想要進京科考,而且以他的水平考中概率不小。
可沈一貫當時剛剛當上閣老,覺得自己的兒子考中進士,會給自己的官聲帶來負麵影響。
前車之鑒就是當年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次子張嗣同科考中進士,被滿朝官員以為張居正弄權舞弊,張居正死後此事也成為他的一條罪狀。
沈一貫不想給自己留下這樣的把柄,他先把沈泰鴻叫到京城,勸沈泰鴻不要科考,可沈泰鴻不答應。
沈一貫表麵上表示支持兒子的誌向,讓他回家,而沈泰鴻還沒回到老家,沈一貫直接就把沈泰鴻的名字給報上去了。
也是沈泰鴻去京城的時間太巧,他剛離京就碰上甘鎮大捷,沈一貫因功被加少保,可以蔭一子為官,於是果斷將自己兒子給坑進去。
皇上下詔蔭官不能推辭,而當上這樣的蔭官這輩子也就不要想再正經入仕。
沈一貫手也真是黑,為了達到目的連自己親兒子都坑。
沈泰鴻雖然有了官身,但是一輩子再沒有機會參與政治。沈泰鴻因此和父親反目成仇,隻要回到家就吵架。
如今沈泰鴻的蔭官已經升到尚寶司丞,可是除了吟詩唱和,什麼正事都做不了。
但他畢竟也是沈一貫的兒子,同樣可算得上是浙黨中人,即使沈泰鴻和父親的關係人儘皆知,且沈泰鴻自己完全是個閒雲野鶴的蔭官,與世無爭,但就因為他是沈一貫的兒子,不少東林黨人還是用各種方法攻擊他,其中造謠汙蔑的作為不在少數。
看得多了,沈泰鴻對於東林黨人是什麼嘴臉也有自己的判斷,真是一點好感都欠奉。
思索一陣,沈泰鴻才回答說道:“我也勸過父親,不過他就是那樣性格,此番定然要和東林黨徒作對了……郭正域等輩也並非他們自己宣揚的道德君子,這些人口中說著諸子文章,可腹中的心思可多著呢,就比如那保護郭正域的葉向高、李三才等等……真就那麼乾淨?讓他們這些人吃些苦頭也沒什麼不好的。”
他覺得兩邊都不算什麼好人,鬥就鬥吧。
方從哲聞言勉強笑了笑。
方從哲也是浙黨,不過他同時又和東林大佬葉向高關係極好,後來曆史上方從哲再次出仕也是葉向高推薦的。
他不想直接去頂撞沈泰鴻,也不想聽沈公子繼續說葉向高的不是,於是看向王文龍問道:“建陽有此問,可是對時局有什麼看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