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甲骨發掘也太不規範了(2 / 2)

董其昌覺得王文龍說的給甲骨片編號以及記錄發掘位置的辦法隻是為了防止甲骨社中人偷東西,對此頗為不以為然。

王文龍卻搖頭說道:“我並非不相信甲骨社中同道的操守,對於甲骨發掘位置的分門彆類是為了更好地記錄信息。”

“這一坑的甲骨是殷商時期的人擺放入坑中的,此後幾千年都沒有人曾去動過,到我們挖掘之時都還保存著最早商朝時人擺放甲骨的位置。”

王文龍問董其昌:“玄宰先生試想,若是商朝人掩埋甲骨有什麼禮儀順序,比如記載軍事占卜的先放,記載疾病占卜的後放,通過標記每一片甲骨的位置,再加上甲骨內容的解讀……”

董其昌臉色漸漸驚訝。

一旁的範允臨也忍不住驚道:“的確,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史書之上或許不會記載,但通過挖掘甲骨過程中尋找規律的確可能被發現!唉呀,之前我們怎麼早沒請建陽來?不知破壞了多少甲骨坑之中的遺存!”

王文龍說道:“不如從今天開始標記,最好將之總結成一種工作方法。”

王文龍知道甲骨社發掘出來的許多甲骨都是原曆史之中沒有的,多半早在明清兩朝就被當地人拿去打成了藥材,從現在開始做相應的考古現場記錄,能夠留下的資料也會遠比原本的曆史上要多。

到甲骨社的考古現場轉了兩圈,王文龍發現這年代人對於考古學完全還沒有概念,哪怕是甲骨社的發掘也隻是為了拿出甲骨來進行研究,對於發掘現場的許多曆史信息完全都不做記載,王文龍隻能一步步啟發。

他繼續說道:“對於發掘出甲骨的地層也應該有相關方式進行記錄。”

“兩位試想,掩埋甲骨的地層,肯定是先埋下一層甲骨,然後落下相應的灰燼或者是覆土,再埋下第二層,相近兩層的甲骨之間的間隔或許有幾十上百年。”

“百年之間土質肯定是有變化的,某一年代的地層中出現的甲骨對應的就是當時時期,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辨彆出來一塊甲骨是什麼年代的產物。”

王文龍指著庫房裡那一大坨甲骨說道:“就拿這些甲骨來說,可見最下一層是綠色的灰土,中間是白灰土和甲骨的混合物,上一層是白灰土,可見這個甲骨坑是在生成綠灰土的年代挖掘出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到第二個主要填灰是綠灰土的甲骨坑,那麼那一坑甲骨就應該是比這坑甲骨更早年代的文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