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誓而禮成,眾人送著禦匾掛入禮部分給研究會的院子中,大明甲骨研究會就算正式成立了。
這麼大一個盛會如果是在江南成立,少不得要有遊街大賀的橋段,但這是在京城,管著全國典禮運作的禮部也不敢帶頭違反規矩讓一群沒有官身的人跑到皇宮前的禦街上去誇官遊街,甚至連鞭炮也不敢放,生怕打擾了隔壁的工部上班。
但場麵絕對是給足的,到場眾人對於三十幾個研究員給予最熱烈的掌聲。從江南趕來的蘇州旬報快速書寫,將這場麵記錄下來,還有專門從天津楊柳青雇來的畫師用細筆仔仔細細的畫著記錄此場麵的工筆畫,這畫一個時辰之內就會送到天津去刻板,翻刻的木刻板會被全國各地的報社買去,做報道配圖。
典禮進行到午時,大家都有些勞累了,但還沒走,都在等著禮部管飯。
這麼大的典禮,甲骨研究會給大家請來,總不能不給飯吃吧?
此時人流傳京師有四可笑:翰林院的文章,武庫司的刀槍,光祿寺的茶湯,太醫院的藥方。其中光祿寺是專管祭祀慶典時給文武百官煮大鍋飯的機構,反正官員吃到了不好吃的菜,也不敢抱怨,自然是怎麼應付怎麼來。
但彆以為大明的官辦宴席就都是這個水平,光祿寺以外禮部也有一個專管做飯的部門,即禮部四司之一的精膳清客司,這是專門招待國家宴會的。
聽聽這名字“精膳”,那司中廚子的手藝是相當不錯。
禮部的雜役們將與會的公卿請入正堂,一張張圓桌早已擺好,公卿們這會兒也餓了,言笑入座,都等著這餐飯呢。
午時剛過,就見禮部的廚役們開始上菜了。
每桌先上一盆高粱米水飯,紅紅的高粱米泡在清水裡,南方的官員許多還沒見過,以為是甜湯。
禮部尚書李廷機卻是在京城生活了幾十年,自然能認出這是高粱,瞬間皺眉,甲骨研究會雖然掛在禮部名下,但卻是一個自收自支的部門,甲骨研究會這餐宴席所用的錢財也是會中自己出的,李廷機做完尚書,這種小事情之前並未過問。
他連忙小聲叫過一個廚役問道:“怎麼回事?”
他那邊還沒問清楚,第二道菜就上來了,一筐雜糧貼餅子被放在八仙桌當中。
有個吏部的給事中也覺不對,問端菜廚役道:“上錯了吧?怎麼把堂下人的飯也給端上來了?”
那廚役道:“回老爺的話,先生們囑咐廚中做的就是這個。”
“就吃貼餅子?”那給事中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說話時最後一道菜也端上來了,也算不上啥菜,每桌一盆熬過的乾黃醬。
這時就見遠處桌上王文龍站起來解釋道:“是的,這就是今日甲骨研究會為眾位準備的飯食。”
眾人齊齊回頭,表情奇怪的看向王文龍,隨即有些言官的表情變得精彩,他們常年搞事情,職業敏銳度上來了,知道王文龍這顯然是有意為之。
刑部福建司主事沈珫眼睛一轉,大聲問道:“王建陽,你給大家吃這些東西有何用意呀?難道是對我等的不滿嗎?”
王文龍讚賞的看了自己老嶽父一眼,到底是實在親戚,雖然之前沒溝通過,但這臨場現掛的話遞的是相當舒服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