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道:“這助產鉗的設計我是聽過去長輩說過,應該是古時人所用的器械,隻不過流傳不廣,或是如今已經失傳。”
對於助產鉗的發明王文龍並不想居功為己,而且他說的也不算錯。
錢伯倫家族覺得不是第一批發明助產鉗的人,因為兩千多年前的古埃及神廟的壁畫上就有產鉗的形象,且其他文明的古籍中也有類似工具的記載。
助產鉗的設計太簡單了,隻要有心人想破一重關竅就能夠發明出來。
隻不過由於各文明發展到某種高度之後社會習俗都會避諱生育細節,要等到近代才會將這方麵的思想解禁,於是助產鉗是一個在人類曆史上被不斷失傳又重新發明的工具。
陳實功連連稱讚:“此工具若能製成,將活人無數也。”
王文龍提醒說:“這工具應該用不易生鏽的材料打造,而且產前的彎曲度設計既要參考胎兒頭顱的形狀、又要考慮到女子骨盆的傾斜角度,需要仔細加以研究。”
陳實功笑著說:“那是建陽公為天下人貢獻的一項傑出器械,此物可活千萬人也!”
陳實功說道:“建陽公放心,老朽回去便著手設計器械,定會在夫人臨盆之前製作出來。”
蘇州滿街的災民,災民餓著肚子,蘇州百姓卻有飯吃,如此區彆對待,看在要餓死的災民眼裡,跟滿街的火藥桶有什麼差彆?一旦真鬨起來,蘇鬆四府恐怕血流成河。
女人得了病不讓治,被大兒子送去悄悄看了病,治好了回來還要挨打,要不是陳實功這個醫生負責,這患者肯定活不了。
鄧誌謨拿出記者的調查稿解釋說:“劉成不敢得罪蘇州百姓,卻看建南直跑來的災民無依無靠,最好欺負。如今朱旺口大工,漕糧運輸也受限製,蘇州本地有不少糧食不好北上,又有流民前來就食,朝廷就讓蘇州調撥本地存糧賑災,這本是兩好之事,但劉成手下稅吏突然到各處要道設卡,阻撓賑災糧,致使蘇州府糧價飛漲,流民民怨沸騰。”
見過不少這樣的人間慘劇,陳實功怎能不感歎有王文龍這樣的開明丈夫是李國仙和沈宜修選對了人。
“劉成那廝這兩年在蘇州被本地百姓給治理的老實了些,也不見怎麼太過乾犯,如今災情一起,他卻舊態複發了!”
王文龍思索一番,對鄧誌謨道:“這群稅監是越來越猖狂了,光是一個專題不夠,不如整個大的。”
“發生什麼事了?”王文龍放下手中的稿子問道。
王驥德聽的一愣一愣,王驥德畢竟沒有見過婦女難產的情況,即使陳實功對他稍加介紹,他也沒聽出助產鉗有什麼太大的好處,依舊將信將疑。關鍵是陳實功說的此物太神了,一個鉗子就能活千萬人,實在難令人信服。
王文龍正在《蘇州旬報》總編室裡看稿子,鄧誌謨推門而入,怒氣衝衝的說道:“天日昭昭,豈有此理!”
陳實功頗感興趣的和王文龍探討著,“這助產鉗一旦麵世,定然能夠救活許多人命。”
“正是如此。”鄧誌謨說道,“十月秋收剛過,蘇州百姓家中還有些新糧存放,所受影響不大,但外地流民賑濟不足,隻能到市麵上買糧,糧價飛漲,要餓死人時怎能不生民變?”
陳實功還要去彆家看診,不能耽擱太久,臨上車他又對王文龍笑著說:“建陽為人開明之至,是兩位賢夫人的福氣呀。”
陳實功趕到,又用針灸、吸膿的方法,“吸惡血數碗”才將這婦女救了回來,千難萬險根除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