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拉攏和搶跑(2 / 2)

這可就太給麵子了,東林書院的會講書目相當於向全天下的讀書人做了一個大廣告,不隻是賣書的效果,更是把王文龍給捧到了極高地位。

此次會講由錢一本主講,長洲名士陳仁錫代課。

陳仁錫是東林大佬錢一本的弟子,因為錢一本攻《尚書》,王文龍寫了《尚書古文疏證》以後,他們這一派一向是最和王文龍不對付的,連王文龍的《國富論》《訓詁學講義》他們也罵,現在陳仁錫講王文龍的作品,和解的信號已經完全釋放。

陳仁錫是萬曆二十五年的舉人,雖然沒有考中過進士,但卻是東林書院之中著名的文膽,此人的治學水平相當之高,原曆史上他天啟二年就要考中探花的,當上翰林編修。翰林編修都是進士之中排名靠前的人材,而陳仁錫在翰林編修中也是出挑,他因為優秀的文筆學問成為“直經筵、典誥敕”的皇家典章撰寫人。

後來天啟賜魏忠賢公爵,魏忠賢想讓陳仁錫草擬誥詞,陳仁錫表示:“世上自有願意草擬誥詞之人,何必非我?頭可斷,誥不可草。”此君的文筆太好,魏忠賢覺得由彆人草擬誥詞沒麵子,因此就記恨上陳仁錫。

民族主義思想的一些內容也是符合東林黨人品味的,早在之前就有東林黨人討論。

隻不過他們所能做的也就如此了。

東林黨人是地主士大夫,民族主義主要團結的則是小地主和手工業者,兩者有天然隔閡。

即使是可以共通的部分,東林黨人的守舊思想也是接受民族主義時的一大問題,就算在東林書院為眾人講解《民族國家論》的陳仁錫對於民族主義也無法完全接受,比如那句:“凡遼人前往省直者,儘數出關,以清內地”就是陳仁錫講的。

民族主義想要把大明疆域之內的人團結成同一民族,但陳仁錫根本就不覺得遼東丘八和自己是同樣的民族,你叫他咋接受?即使勉強接受,也是要將王文龍的原意做部分曲解刪改才行。

王文龍的書信走八百裡加急送上京城進入沈一貫府中,第二天沈一貫突然就上書痛陳廢除礦監之事,頓時引得朝中驚訝。

這還真不是王文龍有麵子,早在沈泰鴻給沈一貫寫了信之後,沈一貫就已經打算好要走這一步了,甚至連京中的浙黨官員都已經聯係好。反而是他把東林黨給擺了一道。

沈一貫的尚書送入內閣,京中的浙黨官員的上書前後腳也就到了。東林黨鼓噪了半月的輿論,卻突然被浙黨給搶了頭香。

東林黨人不禁在心中大罵沈一貫這個老狐狸死性不改,即使兩黨聯合做事他也要搶跑一步給對方使絆子。

不過這時他們還不好去和浙黨爭鬥,沈鯉、朱賡也連忙上書。

三個閣老一起發難,意味著他們的背後黨派也已經完成了聯絡,起居注記載萬曆皇帝的反應是“上悚然”,廢除礦稅的詔書已經在路上了。

天下文人無比興奮,以為可以一口氣撤除稅監,知道曆史的王文龍卻隻能謹慎樂觀,哪怕此時局勢比曆史上要有利一些,他也不太相信萬曆皇帝能舍得把吃進去的東西全吐出來。

不過眼下他卻沒多少心思去關注朝中局勢,因為李國仙要臨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