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皇帝分錢(2 / 2)

你六部征的稅收不夠,覺得內庫裡的錢太多,以後礦稅銀子分給六部一份,這樣滿不滿意?

天下人都看呆了,中央和地方爭財權的事情大家是聽說過,但六部就已經是朝廷中央機構,皇帝和六部爭財權,這事情本朝前所未聞。

最後商量出來的結果是礦稅皇帝和六部五五均分,這個結果還是六部堂官跟萬曆皇帝談了好久才得出來的。

皇帝親自打著算盤跟六部分錢,就問這場麵希不稀奇?

陳仁錫等東林黨人頗為失望,王文龍卻不意外,甚至覺得已經超出他的預期。

因為他知道這已經是他在江南一方折騰造成偌大輿論聲量之後才得到的結果了。

王文龍寬慰說道:“聖上下令停止開礦稅監便失去剝削百姓的路子,以後再也不會有太監指著某家土地說其下有礦脈就強占人家土地的事情了。內庫與有司分賬,多少也能充實國家,這兩件都算是好事。”

在王文龍看來萬曆皇帝退了這一步就已經算是階段性勝利,雖然劉成等太監還在地方上收稅,卻已經失去大部分為非作歹的權力,在原本曆史上也就是這幾年間,各大稅監太監會陸續被萬曆皇帝叫回京城。

這群太監現在在地方上肯定還要貪還要撈,但是他們沒有辦法開更多的礦脈,也就沒有辦法去傷害到其他百姓的生計,至於被他們開出礦產的地方,當地受不了盤剝的百姓已經逃的差不多了。造成的損失無法彌補,但是基本上已經止損,這就算是一件好事。

陳仁錫卻憤憤的說道:“隻是停止開礦進步實在太小,天下稅監沒有撤除,始終還是在與民爭利啊。建陽《國富論》中寫的好,江南的比較優勢本來就在手工業上,何必強課稅收影響經濟?”

聞言王文龍心裡暗暗撇嘴,對於東林黨人來說,他們和商紳的利益綁在一起,在他們眼裡稅監隻要存在就是與民爭利,隻有把所有稅監都趕回去,做到萬曆皇帝的太監不能出京城,甚至對江南的經濟行為基本上不課稅,那才叫最終勝利。

王文龍覺得這群東林黨人在經濟上基本上就是追求小政府大市場,可是在鬥爭方式上,卻是想要用掌握政權的方式去實現經濟追求,這十分不現實。

東林黨人似乎看不出來他們的這理想和行為完全就是矛盾的。

如果一個黨派掌握朝局的目的是為了讓朝廷不收稅,那這黨派豈不是越掌權朝廷越收不上錢,越掌權朝廷越弱?

頭腦和身體走的是兩個方向,東林黨的行為能不擰巴嗎?

至於收稅是否影響經濟,《國富論》裡的古典經濟學模型隻是一個簡單模型,一個經濟體想要順利發展最重要的基礎除了生產力之外還有自身的安全,如果江南百姓真不交稅國家的安全穩定都不存在,江南百姓活都活不了了,等滿清入關時,發展經濟難道能抵住清軍?

不過王文龍也不想和陳仁錫爭吵,他建議說道:“雖然聖上還沒有收回稅監太監,但我觀察聖上的性格,隨著這些太監收稅的作用越來越小,聖上對他們的恩寵也會大量降低。”

陳仁錫還沒理解,抱怨道:“雖不受恩寵,但這些太監在地方上依舊能夠為禍呀。”

王文龍笑道:“他們過去肆無忌憚,是因為有聖上的保護,如今聖寵既去,打壓這些太監便容易了。諸公若是見太監還有不知收斂的,隻需記其行為,多多上疏,聖上多半會有反應。”

陳仁錫思索一陣,驚喜道:“建陽此言即是,我回常州就和諸先生說這主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