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辦科班和買戲樓(1 / 2)

秦淮河畔,王家。

花廳之中坐著三人,分彆是王文龍,薛素素和俞安期。今天沈宜修陪李國仙到廟裡進香去了,沒來。

俞安期放下茶杯,沒談正事,而是先笑著說:“建陽先生真有麵子,這虎丘之會的場子就如此拿下了。”

“還要多謝我家夫人。”王文龍笑著回答。

“蘇州沈家,果然不凡。”俞安期感歎說。

俞安期的感歎十分正常,新成立的坤班一直在應富家的堂會,但這是看在王文龍和薛素素的麵子上,班社真正要獲得認可,還是需要到廟會等麵向百姓的地方正式演出才能打響名聲,他原本還想著用自己的麵子去找人討個場子,卻沒想到王文龍夫妻直接給坤班弄來了虎丘之會的演出機會。

蘇州虎丘,那是昆腔的窩子!

自從嘉靖年間魏良輔改造昆曲以後,虎丘就是整個大明最有名的演出之地。

虎丘山並沒有戲台,演出的地點就在虎丘山塘的大船上,演出之時船中為戲房,船尾備菜,看戲者乘“沙飛”“牛舌”等小型船隻排列其旁,一眾小船簇擁大船,演出的日子蘇州各地的百姓都會湧聚於此,每一次演出觀眾不下萬人。

如果戲班唱的好,台下會出現“萬人齊聲呐喊”的景象,是整個大明最有震撼力的文化現象之一。

虎丘的戲船有大戶管理,不是哪個班子都可以上的,而王文龍之所以能弄到坤班到虎丘出場的機會,是因為虎丘之會的主理人就是沈宜修的伯伯“曲壇盟主”沈璟。

這個機會換到其他戲班,求爺爺告奶奶都不一定能上得去。

俞安期說道:“過去蘭社雖有名氣,卻從來去不得虎丘。”

“蘇州人愛聽昆腔,而蘭社有名的是北曲,並非水平不到,隻是蘇州人不喜歡罷了。”王文龍笑著說道。

“若無曲壇盟主相助,便是換做昆腔,怕也難呀。”俞安期感歎說,然後便拿出《白蛇傳劇本詢問:“如此,就用這出戲去虎丘了?”

王文龍道:“可有什麼問題?”

“班社演出還不純熟,班裡唱北曲的藝人都是從河南招來的,原就是學的中州韻,學起來南腔來都有些困難,唱戲的火候終究不到了。”俞安期為難的說。

薛素素道:“唱昆腔不會蘇白可不行,不如多招些江南的姑娘,將坤班帶成科班。”

科班製就是明代嘉靖年間發明出來的,傳統的戲班主要是演戲,隻招一些有演戲功底的藝人搭班演出。而科班除了演戲之外也學戲,向社會上招收學戲的徒弟。

科班好處是打破了過去戲曲藝人,都是家傳的規矩,可以為大班社快速的培養藝人,壞處就是科班的投入比較大,養出來的藝人需要給他們找到足夠工作。

這年代的科班製還隻在浙江一帶流行,因為隻有浙江、南直等地的觀眾人數足以養活科班的存在。

王文龍點頭同意:“昆腔日後將有大發展,成立科班也不怕沒戲唱……科班必須要有固定的演出場所,我想包個戲樓。”

“戲樓?”薛素素沒聽明白。

俞安期問道:“建陽先生的意思是包下戲台長久演出?”

王文龍點頭道:“沒錯。”

薛素素還沒反應過來,問道:“那是什麼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